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产业统计口径,把不属于商品范畴的行业,都纳入到统计口径中。一种标准是,除了一二产业,剩下的都是三产。三产中,有些行业也许随发展,在未来会被调整成二产。这仅仅是一种统计口径罢了。你比如说,软件业。开发一个软件,到底是属于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软件是不是一个商品?销售一个软件版权,或着,出让一个软件的使用权,这算不算是商品?我认为,还是带有商品属性的。
三产存在的合理性在哪里?三产,主要刺激的是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因素呢?
经济增长因素,从组成上大概分为这么几个:劳动力、资本、土地、自然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商品是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作用下形成的。生产资料,是劳动者生产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资源,包括土地、厂房、机器、工具、原材料等。从定义中可以看到,第二产业,涉及到大量生产资料,最终形成商品,而第三产业最终生成的是一种服务。
服务的价值在哪里呢?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提高生活质量有益处;另一方面,就是有利于提高经济体效率,提升人力资本、资本、全要素生产率。也就是说,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如何刺激经济体的效率提升,辅助功能在于类似餐饮、娱乐这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你比如说金融业,理想状态下,安全、低成本、高效,会大大提升经济发展效率。
你比如说教育、医疗,高效、低成本发展,会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
你比如说房地产,合理发展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城镇化发展。
你比如说零售、物流,低成本、高效率会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第三产业,发展的根源在哪里呢?三产的根源在一产和二产。没有强大、完善的一产、二产,不存在发达的第三产业。你一个社会连吃穿用都满足不了,你玩什么呢?你服务再好,没有充沛的商品经济发展,搞什么服务呢?商品经济发展,是基于商品的。商品是一二产业的产物,因此,一产、二产是三产的另一面。只有一产、二产发达、结构合理,才会形成合理的三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