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人不如人
(2015-04-26 07:55:56)分类: 投资札记 |
银行股,是一个很奇怪的事物。绝大多数时间,他都让投资者赶脚到非常辛苦。
每段时间,市场中表现最好的行业、个股,都会让银行股投资者赶脚到万分无奈。总会有知名投资者,对银行股表现出不屑。可是,通过漫长时间周期,得到的结论,让人大跌眼镜。
我未曾看到一个极力看空银行股的知名基金经理,有能力在自08年底至今的整个A股周期中,产品净值跑赢民生、兴业、浦发。这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笑人不如人。
从08年底至今,前复权股价涨幅,浦发、民生、兴业,都超过6.2倍。6.5年,年化复合增长率33%,这个成绩,对于多年来持续看空银行股的著名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疯狂打脸。
正常情况下,有能力嘲笑这个长周期中银行股表现极烂的投资者其整体收益至少要超过1倍,也就是说,没有12倍以上的整体增长,无资格秀智商底线。问题是,有几个投资者有实力达到年化复合增长率47%以上?
在冰冷的数字面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恢复理性,因为,短期的市场变化会很容易让一个人洗脑。极少数人能够长期坚守科学的方法,并保持理性。
我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长期投资理念拥护者,我也会在机会成本比较中选择较高获利预期标的。我长期投资银行股的唯一原因,就是在这个投资周期中,这个选择存在相当高的潜在复合增长率。那么,在投资银行股的过程中,是不是存在换股提升投资回报的想法和机遇呢?答案是,有的。
在过去5年持有银行股的过程中,曾有数次机会,极个别地产股出现过比银行股更佳的投资机遇。考虑到长期投资的稳健性,放弃了换股保利、恒大的机遇。至于万科,算一下前复权收益率,就能看出来,长期表现欠佳。
集中投资,要求对标的存在绝对信心。这种投资风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难以理解,更是难以做到。这就导致,某些看好银行股的投资者也做不到优质银行股的复合增长率,这是另外一种合理现象:为了规避风险,导致风险更高。
以目前兴业、浦发、民生的估值水平看,未来两年,还得继续给著名投资者打脸,会咣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