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投资札记 |
这两天,投资圈里对港股刮大风反应很激烈。有些投资者,开始晒港股涨幅比例,这是典型的心理账户效应。
举个简单例子,拿出某一只涨幅最好的港股,看起来会非常舒服,但实际上,该只股票的仓位占比同A、H总仓位相比,往往是不足道的。例如丰胸,这两天被大风刮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港股标的:花样年控股。
我在港股一共持股四个:民生、四环、恒大、花样年。恒大、花样年,就是为了等风布局的。民生、四环,是要长期投资的。其实,我也很清楚,花样年这种不到一港币的标的,风一来,估值低、股价低,容易狂飙。即使如此,港股对我来说是无足轻重的。
价值投资的特点是,可以看到明确的低估,但是,无法判断股票内在价值回归的时间周期。
花样年控股这只股票,0.8港币这个价格徘徊很长时间了。从上市到现在,高水平操作最多能有1倍的投资回报,但是,同期A股银行股投资回报可以达到4倍。众望所归的中国平安,13年初60元合理价格抛售,换股银行可获得数倍回报。
很多网友,问我关于换股操作的问题,我确实没法回答。
我认为,买入低估的股票,判断内在价值回归时间是非常困难的。换股技术,其实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比较。比如说,我在港股花样年控股获利50%以上,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同期A股获利远超。低估,不是换股的理由,这是我的看法。严重低估,才是换股的理由。
港股疯,在我看来,是阶段性现象,算是一种补涨。真正的风口,还是在A股。但是,港股疯对于A股中小、创业的打击是比较大的。毕竟,香港有很多同类型炒作标的,估值低太多。优质的企业,无论在哪个市场,还是要看长期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