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需求极度低迷供给大幅收缩 亟待政策护航
(2015-03-11 15:15:54)
标签:
股票 |
分类: 转载精华 |
【注:如果,中央不出招的话,就这个数据,任凭市场自行调整,自由市场经济那帮人就会看到“奇迹”发生。为什么,利率市场化没有改变市场利率高企的问题呢?市场化,就是要尊重市场主体的交易意愿。银行,好歹已经做出零增长的姿态,各行业好歹还有个位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不增加利差就不错了,还指望降低?呆坏账,不是成本呀?所以,在中国,改革基本上就是改变垄断行业的获利水平,让利社会。银行,基本上差不多了。接下来,也就是释放电力、能源、交通的让利空间,尽可能为实体经济降低负担。这些都做完了,也就是市场化改革空间挖掘差不多了。】
来源: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3月11日,华泰证券发布宏观数据解读,称需求极度低迷,供给大幅收缩,亟待政策护航。
和讯网摘录如下:
一、工业大幅走低印证供给收缩:1-2月工业增长6.8%,大幅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7.6%,以及14年12月7.6%的增速。1-2月工业环比折年增长0.45%,环比折年仅5.54%。发电量增长1.9%,钢铁增长2.1%,焦炭下降2.8。15年两会确定GDP目标7%,工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权重进一步下降,工业增速的下台阶是趋势性的。分行业看,上游的采矿业增长4.2%,中下游的新兴制造增长分化,通用设备增长4.8%,专用设备增长3.1%,汽车8.4%,运输设备10.5%。
二、投资显著回落印证需求低迷: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显著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4.3%,也低于14年12月单月14.2%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长10.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6%。地产新开工投资增长10.4%,但新开工面积下降17.7%,销售面积下降16.3%,销售额下降15.8%,地产部门在一季度仍继续回落,是否能像我们预期的能在二季度初企稳仍有待观察。行业继续分化,上游的采矿业下降2.6%,中下游的新兴制造投资依然维持相对稳健增速,其中通用设备增长7%,专用设备增长11.2%,汽车增长5.1%,运输设备增长20%,电气增长11.7%,计算机增长7.1%。
三、消费低迷证实居民需求低迷:1-2月零售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 “衣食用妆药”仍然保持高速平稳增长,通讯器材表现突出。在非耐用品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增长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增长9.1%,化妆品增长9.9%,日用品增长14.6%,石油及制品增长-6.7%,中西药品增长16.4%,“衣食用妆药”仍然保持高速平稳增长;在耐用品中,金银珠宝增长-2.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2.4%、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0.0%,家具增长12.4%,通讯器材增长38.5%,汽车增长10.8%,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2.5%。社零下行的压力来自经济下行,但由于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中偏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经济会逐渐筑底回升,社零有望逐步从春节低迷的情景中逐步好转。
四、经济展望——一季度继续探底,二季度触底企稳:经济在一季度的低迷基本符合我们原有判断,即经济在一季度会加速下滑,会在二季度初期逐步企稳,企稳的前提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友好。我们一方面会观察到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另一方面会观察到原有政策的效果逐步体现。二季度初,随着北方气候转暖,财政端将逐步发力,财政对基建的支承作用将显著体现。同时,地产部门在友好政策的支持下将逐步迎来边际改善。而出口在1-2月已经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在二季度有望继续从外需端支持经济回暖。
五、政策展望——实体经济急需总需求扩张政策:2月CPI小幅超预期绝不表示通缩局面改善,至少在15年上半年通缩压力很难有大改观。14年四季度至15年2月,货币政策传导有小幅改善但依然不够畅通、财政政策尚未发力,经济下行风险,通缩成为央行和市场最关注的宏观经济变量。实际利率高企的局面只能通过降息等货币政策操作去改善。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宽松,降准降息依然是最优货币政策操作。为保证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央行会通过降低逆回购利率等方式降低短端货币市场利率,这对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改善非常直接。财政政策正积极化解阶段性地方债务到期风险,三万亿存量债务置换虽然具体方案尚不明晰,但思路积极而正确。总体而言,面对当前经济下行、通缩剧烈局面,重点关于政府、国企等全方位改革加速推进,货币财政政策的积极作为将为改革与转型持续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