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构: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将远超信托

(2014-10-28 08:28:52)
标签:

股票

分类: 金融业

【注:信托同银行理财相比,存在很大的劣势。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投入方向完全可以覆盖信托投资方向,银行的信用等级超过信托公司可以从中赚取差价。投资者,收取较低的投资收益,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这也是容易接受的。当刚性兑付信托的行业规则被风险打破时,信托融资的压力就更大,而银行非保本理财融资压力反而降低。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更容易从信托转向到银行理财上。银行理财,实际上是银行进行综合金融业务转型的一个平台,逐步转换成为银行开展各类型金融投资业务的培育平台,为全面进入综合金融打基础。】


网易财经8月21日讯 自2004年第一支银行理财产品诞生开始,银行理财经历十年发展,产品规模和数量均迅猛增长,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14上半年)》统计,截至2014年6月末,全国已有498家银行发行并登记了理财产品,存续产品51560只,总规模12.65万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首次超过信托,优选财富投资研究中心认为银行理财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期限短、风险低、约定收益等优良特性,同时相对于信托来讲,银行理财更接地气更容易被投资者接受,作为群众基础最坚实的银行理财,供需两旺将继续推动银行理财的高速发展。

银行理财规模首超信托

银行理财经历十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主流的金融产品之一。银行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推进阶段的一项重要业务创新。自2004年第一笔银行理财诞生开始,经历了十年的发展,银行理财的产品规模和数量均迅猛增长,近5年来,银行理财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速,于2014年6月以12.65万亿的规模首次超过信托资产规模。过去五年来银行理财和信托在增速上一直不相上下,过去四年均保持在50%左右的增幅,但进入2014年以来,信托产品增速开始放缓,而银行理财势头不减,这种差距主要还是两者自身特征上的差距造成的

银行理财VS信托产品

在中国的金融理财市场中,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近年来凭借其不断壮大的规模优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大部分投资者信赖的投资工具。优选财富投资研究中心对信托和银行理财分析总结出其主要的不同之处;

第一:期限;在期限上,银行理财要对比信托来说略胜一筹,银行理财的诞生,并非以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为目标,而是作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辅助工具,目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期限主要集中在1到3个月,其次为3到6个月,总体期限依然较短。根据2014年以来市场发行的2.5万支产品统计,1到3个月期限占比达58%。而信托产品期限一般是一年到三年不等,流动性较差。银行理财的期限短,强流动性也是其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第二:收益;在收益上,信托要优于银行理财,从目前市场上的产品看,信托年化收益率仍然保持在8%-11%的水平,而银行理财一般收益率在4%-7%之间。作为固定收益类的信托,收益率明显高于同类型的其他金融工具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信托牌照的稀缺性以及企业通过信托融资的便利性,当然也跟信托产品的高起点和流动性差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风险;衡量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产品投向。从信托和银行理财的投向上看,两者的风险均相对较低。从类型上看,银行理财产品多数是约定到期收益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从2014年以来市场发行产品的情况来看,固定收益类的货币市场、债券、票据等占到产品投向的一半以上,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依靠银行的强大信用体系下,风险较小,出现到期兑付风险的案例较少。而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多投向房地产、政府基建、工商企业等,一般项目都有严格的事前尽调以及事后的风控措施,长期以来集合信托已经形成了“刚性兑付”的文化,未来信托的风险可能比较多的会是延期风险。

银行理财规模将远超信托

从近年来信托和银行理财的发展看,信托近五年来增速一直下滑,优选财富认为进入2014年以来信托受频繁曝出的兑付危机事件以及监管从严的影响,信托增速不断下滑,预计2014年整体增速会下滑到30%左右。而银行理财虽然也有兑付危机事件的发生但并没有产生恶劣影响,银行的信用等级在全金融行业中仍然是领先地位,相对于信托来说银行理财更接地气,更能被大多数投资者接受,并且银行理财的低门槛也使得银行理财未来的市场会大于信托,而对于银行来讲借助理财产品的低风险、高收益吸引存款,既能做大资产规模和满足存贷比需要,又能借助理财产品进行信贷投放,扩大业务收入和利润。受供需两方面的影响,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仍然会保持高速发展,全年增速可能会达到50%的水平,将远超信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