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Shiller:美股有崩盘前兆

分类: 转载精华 |
【注:千禧泡沫,存在大批没什么利润的互联网企业,股价除以十年收益均值偏高,导致统计数据一骑绝尘。比较有说服力的是29年大萧条,数据峰值应该是死亡线。每一次经济崩溃、金融系统崩盘,对应的都是平均估值奇高。身处险地不自知的菜鸟,都觉得自己有能力跑。】
来源:华尔街见闻
尽管美股现在并不便宜,但上周美股股市仍再创新高,周五标普500指数收在历史高位2007点。
衡量估值高低的一个常用指标是Robert Shiller发明的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即用股价除以10年收益均值。诺奖得主、耶鲁大学的Shiller教授的研究表明,用周期调整市盈率预测股市未来走势,能解释30%的统计相关性。
Shiller教授上周末接受英国财经媒体THIS IS MONEY采访时表示,“截止昨天美股的CAPE是26.3,追溯至1881年以来,历史上只有三次出现过比这高的情况。”
Shiller教授称,“其中第一次是1929年大崩盘前,第二次是2000年我称之为千禧年泡沫破裂之前,第三次是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
Shiller教授表示,每次当CAPE达到了这些高度,市场就可能会崩溃,尽管目前的历史样本只有三次,还不够多,但依然值得大家警觉。
市场早晚需要去泡沫,或以崩盘的形式完成或也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企业盈利持续告诉增长,但股价维持不变或缓慢增长,不过按美股现在的势头似乎这样的可能性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