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山东连累 北京自发债收益率“被迫”走高?

标签:
股票 |
分类: 金融业 |
【注:财政部,有什么可郁闷的。发行这么点儿量的地方政府债券,当然,会引来银行为承销发行和揽存款,而提供低于国债的利率。发行量超级大,必然就走向市场化定价。刚开始,大家先玩点儿试运行,未来,就必然是大规模市场化发行。取消所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资格,全部改为政府发债模式,将会改变银行信贷质量,降低风险。这么高的发债利率,对于外资是有重大吸引力的,应该放开限制,让海外投行介入承销发行,从海外募集人民币。】
来源:华尔街见闻
山东自发债利率低于国债20个基点之后,市场一片哗然。北京昨日完成自发自还地方债,三个期限品种中标利率“被迫”走高,均贴合二级市场国债收益率水平。(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北京昨日的自发自还地方债发行规模总计105亿元,分三个期限。5/7/10年期品种中标利率分别为4.00%、4.18%和4.24%,都较为贴近二级市场国债收益率水平。
根据中债登收益率曲线,截至本周三银行间5/7/10年期固定利率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4.0130%、4.1920%和4.2523%。
何谓“被迫”?
昨日,北京市自发自还地方债发行文件指出,此次发行的北京市地方债,设定的标位区间为招标日1-5个工作日中债银行间固定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待偿期为5、7、10年的国债收益率算数平均值上浮0-15%。这是今年首例规定投标区间不低于国债水平的自发自还地方债。
此前发行的地方债中,设定的投标标位区间一般为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算数平均值上下各浮动15%。
有媒体援引市场人士称,“山东债把财政部震焦了!在再三的道义劝说仍无明显收效后,财政部终于出手。”
对比7月份山东自发债情况,北京昨日的三个期限品种自发债中标利率均低于山东:
大智慧通讯社援引业内人士称,地方政府与国家的信用水平并不在一个层次上,但自主招标的地方债中标利率参考国债定价,从地方自主发债以来便一直存在,其中的非市场化因素也一直为业内所诟病。
华尔街见闻网站7月13日的文章提到,山东自发自还的地方债竟以低于同期国债约20个基点的利率成功标售,引起业内质疑市场以外的“手”在主导地方债招标。
路透认为,市场化定价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银行间微妙的关系。银行一方面作为自发自还地方债的主要承销机构和投资人,对债券的定价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另一方面迫于业务上的竞争压力,搞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又成了银行无奈的选择,而投资人的“弱势”地位必然导致真实的市场需求状况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