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札记 |
二三线城市,或者说,主要是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格局相对弱势。
第一,政府对腐败的深度打击,对公务人员房屋产权登记,一系列措施,会导致很多二手房进入市场;
第二,大批投资性购房,也会因为房屋成交和未来预期不景气,投入市场;
第三,地方的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的存货去库存周期20个月都属于正常的,新增房屋开发压力大;
第四,地方政府有推动土地出让的动力,新增土地供给压力大;
第五,缺乏外来人口,一旦投资需求萎靡,房价下行压力大;
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整个市场格局和三线城市是不相同的。
房屋抛售的特点也很有趣。
被抛出的大多数都是动迁回迁户房,商品房其次,最后,才是居住改善型房产。
三线城市的供需关系,表现的比大城市更明显的供大于求。
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有的,地方债的压力也是有的。
变卖资产也好,省级、中央财政支持也罢,总是要想办法堵窟窿。
压力,会导致政府体系内不好过。
八项规定、约法三章,都是勒紧腰带还债。
小城市,在房地产上的疯狂,一点不比大城市差。
人们,往往把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关系搞错了。
小城市,毫无疑问,供需关系已经开始出现供应端占优了。
可是,房价的硬性成本构成,还是很难完全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