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
(2014-01-16 16:29:56)
标签:
育儿 |
分类: 投资札记 |
马明哲,对信用卡的理解,我认为有些跑题了。
信用卡,这种金融产品,实际上是一个有着强大授信能力的企业给消费者的一个授信。这种产品的形成逻辑,就在于消费者可以凭借授信企业的结算、支付系统,凭借自身的信用,进行消费。
如果,拥有一张招行和运通联名的信用卡,会有很高的授信额度,会觉得自己超级有面子。本质上,牛逼来源于招行、运通给你在全世界进行信用消费带来的便利。换句话说,是因为招行、运通有面子,你才有面子,被人信任。
微信、来往、平安,是不是真的能让每个消费者都有一张信用卡,其背后的关键不是消费者是不是喜欢这些应用,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不是能够凭借腾讯、阿里、平安的面子变得有面子。也就是说,腾讯、阿里、平安的资产规模,是不是够有面子,能支持全国消费者人手持有一张他们签署的信用卡,能否支撑消费者透支信用。
我是不会觉得,这些互联网应用产品能多有面子。
第一、在中国真正强悍的金融机构,有资格给予大额授信的企业,都是庞大的金融巨头;
第二、没有遍布全国服务水平很高的金融机构,就没什么面子;
第三、不排除金融机构和微信、来往、平安签署联名信用卡,那是强大结算机构的面子;
第四、手机这个玩意搞支付,远不如掏出一张卡来的更吊。雪茄,始终要比香烟看起来更有面子;
信用卡,这种产物,其存在有几大重要意义:
第一、透支信用;
第二、证明自己有能力透支信用,以彰显虚荣;
第三、支付环节的便利;
过于强调第三点,而忽视了前两点,等同于本末倒置。
以今时今日腾讯和阿里的资产水平、盈利能力、风险承受力,我相信,全国的消费者人均一张信用卡,他们玩不起。平安,也一样。还是那句话,有多大腚片,穿多大裤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