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银6个月债基亏损 银行客户经理倒贴

(2013-12-01 19:55:10)
标签:

育儿

分类: 金融业

【注:买债券基金的赔了,改买货币基金,投入余额宝怀抱。余额宝,是永动机,可以永远提供保本、活期、高息投资收益。中国投资者真可爱,在一次又一次幻想中成长。浦银6个月债基亏损 <wbr>银行客户经理倒贴


  来源:财商

  “越跌越赎,越赎越跌”。11月份以来,债基正陷入这样的怪圈。

  “最近几个基金公司的交易员一直在卖债,每天问好几次要不要买。”一位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经理李先生(化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债基本次的赎回潮现在只是一个开始,预计要持续到今年年底才会结束。

  纯债基金亏损客户经理倒贴

  近期市场传闻浦银安盛6个月债基在第一个开放申赎日后被赎回接近50亿,导致其开放申赎后第二个交易日基金净值跌幅达到2.47%

  浦银安盛6个月债基成立于2013年5月16日,首募规模为54亿元。基金为定期开放型纯债基金,每半年开放一次。不过基金成立不久后净值便跌破1元,到第一个开放申赎日11月18日基金净值仅为0.973元,亏损2.7%。

  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基金只运作了半年就亏损2.7%,很多人都在第一个开放日就赎回,后面赎回的亏损更多。

  此外,由于第一个开放日赎回量巨大,导致基金第二个交易日净值暴跌。根据Wind数据,11月19日,基金净值单日跌幅达到2.47%,基金净值仅0.949元。也就是说,11月19日赎回的投资者亏损幅度将达到5.1%。

  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投资者并没有预计到债券基金也会亏损这么多,所以意见很大。目前很多客户去银行渠道闹,有的客户经理已经顶不住压力自己拿钱贴给客户了。“一个银行客户买了100万,亏损了27000元,客户经理只好自己贴了。虽然销售过程中客户经理也说过不保本,但在投资者的固有观念里觉得这种产品不可能亏损。”

  不过,有投资者指出,银行渠道在销售债券基金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一些投资者认为自己购买的是类似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不可能亏损,对于纯债基金的风险并没有清醒认知

  一位投资者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岳父买了十几万这只基金产品,最初银行宣传是固定收益类产品,直接就让老年人通过浦发网银买,风险承诺书什么的根本没有手签,现在自己闹到银行,答应赔偿4000元。

  “生不逢时+杠杆操作”加剧亏损

  一只纯债基金成立半年就跌破面值,这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意料之外”浦银6个月债基亏损 <wbr>银行客户经理倒贴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也指出,对于建仓初期的基金来说,守住一元面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跌破一元净值对很多投资者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一般基金在建仓初期仓位都会比较低,也不会运用杠杆。”

  不过,从浦银安盛6个月债基三季报来看,9月末基金债券仓位已经达到96.29%,其中可转债投资比例达到12.42%,而且债券投资占基金净值比例已经达到127.84%

  “对于封闭半年的债基来说,在第一个封闭期内其实很难做出超额收益。”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这只基金投资风格比较激进,可能是为了在第一个开放期内做出较高收益率,但在基金成立之后债券基本步入熊市,加杠杆无疑会加剧其亏损。

  相较于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纯债基金由于不投资股票市场,风险相对较低,但也存在亏损的风险。根据Wind数据,从5月16日至11月15日(即浦银安盛6个月债基第一个运作期)127只中长期纯债基金(A、C类分开计算)中有97只处于亏损状态,亏损幅度超过3%的有24只。其中,2013年5月份成立的金鹰元盛分级和广发聚源定期开放亏损幅度分别达到7.16%和6%。

  从另一方面来看,今年债券市场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走势“冰火两重天”,很多基金管理人根本没预计到下半年债券市场走势会如此惨烈。6月份流动性紧张开始债券市场步入调整期,一些新发的债券基金在当时推介过程中,一度宣传这波调整为新成立债券基金带来了良好的建仓时机。

  11月步入赎回潮

  事实上,浦银安盛6个月债基的巨额赎回只是目前债基赎回潮中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基金公司的债基都出现了较大规模净赎回,基金不得不大规模卖券来应对赎回。

  “基金公司一般拿的都是交易所信用债,11月开始交易所信用债出现大幅回调,主要原因就是基金公司在不断卖债。”李先生指出,这一波赎回潮应该是从11月上旬开始的,赎回规模很大。

  其实,从三季度开始债基就已经出现较大规模赎回,但多位业内人士指出,11月份开始的赎回潮更是超过之前。

  “11月中上旬很多债基濒临亏损边缘,很多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在0附近,如果市场继续下跌就会亏损了。”李先生指出,对于以绝对收益考核的机构来说,零收益并不可怕,但如果发生亏损就很严重,所以触发了很多机构大量赎回债基。

  根据Wind数据, 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债基为310只;而到了11月11日,取得正收益的债基仅299只;到了11月29日,取得正收益的债基减少至255只。也就是说,整个11月有55只债基从正收益转为亏损状态浦银6个月债基亏损 <wbr>银行客户经理倒贴

  李先生指出,11月以来市场整体资金面也比较紧张,11月上旬央行一直没有进行逆回购,一些机构为了应对流动性问题也不得不赎回债基。

  一些基金业内人士还指出,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被普通投资者认知,在整个理财链条上,债基今年受到了打击,而货币基金从中分得一杯羹

  “我最近就把所有债基赎回了,全部买了余额宝。”一位投资者表示,今年债券基金业绩太差,其持有债基接近一年收益只有1%左右,而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近期都持续在5%左右的7日年化收益率,买债基还不如买货币基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