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2012-05-23 10:02: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栅格思维 |
系统,有一个特点,就是探索未来。
人类设计的精准的人造系统,也是在预见未来。只是,这种未来,已经被人类植入系统中的逻辑所控制,形成预期结果。自然界的系统,都存在典型特点,按照自我运行体系,去探索未来。人类的个体与群体,也存在这种本质特点,就是探索未来。
对于未来,人类的习惯性思考方式是通过历史去预期未来,这属于常规的归纳推理逻辑实证思维方式。
对于未来,人类真正有价值的思考方式是:提出假设,小心论证,发现未知,探索未来。
前者,也是在提出问题,也是在思考未来,只是,这种方式是不科学的。后者,是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索未来,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消除对未知世界的无知。
没必要完全否定前者的思维体系,但是,要很明确的认识到,这种思维体系存在巨大缺陷。在否定前者的基础上,不等于无所事事,终究是要对未来形成主观思维系统上的预见,在检验预见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客观认知。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自身思维建构注定存在缺陷。
在资本市场中,索罗斯的思维方式属于后者,是典型的科学方式。但是,很少人能客观的读懂其投资哲学,反而,将其扔进投机者的垃圾袋。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关于未来,可以探讨的永远是五花八门。
谈到未来,涌现在脑海里的都是震古烁今的人物,俗称大仙。
普通人和非常人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后者是塑造历史的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