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天才思维的怪异5
标签:
转载 |
分类: 思维科学 |
8.5 天才是“天赋的灵禀”吗?
天才人物是各项创造事业的开拓先驱,天才思维是人类智慧思维的宝贵结晶,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作着天才梦,有多少人渴望加入天才的行列,有多少人希望掌握天才创造的奥秘。然而天才思维在各亇不同的领域表现得是如此不同,就是在同一领域不同的天才人物也有不同的特色风貌,有人沉稳,有人放诞,有人严谨,有人怪异,有人理智,有人疯狂,有的人很聪明却没有大创造,有的人像白痴可偏有特殊才能。面对天才问题的种种复杂现象,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懈地探求天才思维的发生原由,寻找天才思维的运行机制,研究天才思维的解释理论。其中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要数“天赋天才论”。
“天赋天才论”的最初形式是与原始巫术思维相通的“神赐论”。比苏格拉底、柏拉图还要早一亇世纪的古希腊大诗人品达罗斯声言:“什么也比不过天赋的才能,可是有些人却想单凭学到的本领来争取名誉。如果没有上天的禀赋,一切也是徒然,还不如默不作声的好。”他还说:“诗人的才能是天赋的,没有天才而强学作诗,喋喋不休,好比乌鸦呱呱叫,叫不出什么名堂来。”正是以此为据,苏格拉底、柏拉图引出了“神赐论”,断言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有神力凭附着”,是凭一种“天才的灵感”;因此,他们创作的时候,“就像那种占卜或卜课的人似的,说了很多很好的东西,但并不懂得究竟是什么意思。”这种“天赋神赐论”影响西方思想界两千多年。例如,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声称诗人是神的“代言人”,“诗神把天才,把完美的表达能力,赐给希腊人”,“神的意志是通过诗歌传达的。”中世纪的神学家都相信“上帝赋予某些人以伟大的天才!”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虽然也相信诗的创作是“天才的事业”,但不同意老师的“神赐论”,不同意说这天生的才赋是来自于外界的神力。他在《诗学》中指出天才只是诗人本身的“天性”,“那些自始即有天赋的人,逐渐予以发展”之后,便能“兴之所至,出口成诗。”这种“天赋天性论”把天才的研究引向人自身,引向人的先天遗传基质。高尔顿的“遗传优生论”就是由此生出的一种极端理论。
高尔顿说:“我从思考我的同时代人在中学、院校和晚年的气质和成就开始,发现才能似乎常常都是继承而来的。后来我对各个历史时期大约400多名杰出人物的血缘关系作了一次粗略的调查,结果如我的看法一样,除了有限的尚需进行研究外,完全可以确定天才就是遗传这一理论。于是我开始搜集了大量周密选择过的传记材料。”高尔顿相信,量的测量是成熟科学的一个标号,于是他将统计学和概率论应用于天才研究,精心选择在智力、才能和身材、眼睛的颜色以及疾病等方面都富有特征的贵族、军人、诗人、作家、画家、牧师、音乐家、裁判官、政治家、科学家和划桨能手、摔角运动员等著名人物的家庭,进行“关于各家天才遗传的一种审慎的传记研究”。高尔顿曾经深入研究了286名裁判官的亲密家系,发现这些人,9人当中就有一人是另一个裁判官的父亲、儿子或兄弟,并且都是些“精力旺盛、机敏伶俐、注重实际、乐于助人的人”,而同是这些裁判官的另一些近亲,又都是医生、主教、诗人、小说家或高级的陆军军官。他对100名皇家学会会员所作的类似研究,也获得同样的发现。根据这些统计材料,高尔顿肯定了聪明才智的遗传性,认为无论是天才或者是白痴,都是先天遗传的。
形形色色的“天赋论”都受到了后天环境论的挑战。例如有证据表明,出生顺序与儿童创造力发展有一定关系。长子、长女、独子、早年丧父或丧母的孩子等往往创造力很强。有人对31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这些获奖者中有74%属于上面列出的特殊地位中的一种;在另一组62位杰出的科学家中,76%的人在家庭中也处于特殊位置。还有些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环境试验。先用走迷宫的成绩将老鼠分类,从聪明组中选择聪明鼠,从愚笨组中选择愚笨鼠。经过筛选,两种老鼠的智力有了相当大的差距。然后让聪明组老鼠在单调的环境中生活,愚笨组老鼠在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结果发现,愚笨组的成绩超过了单调环境中成长的聪明组老鼠。现在科学家们大多认为,聪明才智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基因引导发育过程,决定了大脑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出生时的大脑并非白纸一张,而是一亇复杂的结构。它的很多部份已经各就各位,经验将会不断调节这一大体确定的装置,直至它能完成精细的工作。因此,成熟的大脑、聪明的才智是自然和培育的共同产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