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天才思维的怪异7

(2011-11-10 23:04:03)
标签:

转载

分类: 思维科学
原文地址:天才思维的怪异7作者:陶伯华

8.7 “天才就是疯子”吗?

柏拉图的“神赐论”讲天才在灵感降临时会陷入—种“迷狂”状态,但他并没有讲天才就是精神迷乱者;亚里士多德的“体液—气质说”猜测天才与抑郁症的某种关联,但他也没有说天才就是精神病;即使是同意此说的狄德罗,也只是很有分寸地讲:“没有一个伟大的心灵不带一粒疯狂的种子。”极端地将天才与精神病、与疯狂等同起来的研究,只是在近现代西方反理性主义思潮泛滥起来后才发生的。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这种极端理论的几部代表作。

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是反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者,又是生命哲学的先驱者。他对天才的问题非常关注,不但在他最主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有重要的论述,还专门写了《论天才》的论文。叔本华在对天才的论述中特别强调了他对天才与非理性,也即天才与疯狂的关系。

叔本华认为:“天才的性能和疯癫有着相互为邻的一条边界,甚至相互交错”,“天才与疯癫直接邻近的事实可由天才人物如卢梭、拜伦、阿尔菲耶里的传记得到证明”。他还以自己的亲身见闻为例,说“在经常参观疯人院时,我曾发现过个别的患者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禀赋,在他们的疯癫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们的天才,不过疯癫在这里总是占有绝对的上风而已。”

在叔本华看来,天才的发生,完全是因天才人物本身生理结构,因“天才的异于常人的素质”的关系。在生理学中有所谓“由于不足的异常”和“因为位置变动的异常”两种,天才的本质就是在于“智力的异常剩余”。这“异常剩余”表现在,如果一个普通人是由三分之一的智力和三分之二的意志所组成,那么天才则是由三分之二的智力和三分之一的意志所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智力忽然摆脱意志的羁绊而自由奔放,也就是说智力不再为意志服务,而且也不是陷于不活动或松弛的状态,在短暂间能够完全独立自发地活动。这时的智力有最大的纯洁性,犹如反映世界的一幅明镜。因为那时的智力已完全脱离自己的根源——意志,而集中于一个意识,形成‘表象的世界’,在这一刹那间,所谓不朽作品之‘魂’便附于其上。”这就是所谓“天才的激发”或“灵感的来临”。相反,在故意思考的场合下,因为“智力受意志的领导,由意志指定方向,智力完全不得自由”,就不可能出现什么“灵感”或“天才”。但是这样一来,“人的智力每超出通常的限度,作为一种反常现象就已有疯癫的倾向了。”所以叔本华认为,主要是“天才特有的意志和智力的分离”,才使“天才与疯癫非常接近”,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这里尽管叔本华把天才与疯癫联在了—起,但还是指出了它们之间有—条“边界”。然而紧跟在后的意大利学者、佩萨罗精神病院院长切萨雷·隆布罗索则完全把天才与疯狂等同起来了。他毕生研究精神病,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有关精神病与天才和犯罪方面的著作。他的那部厚达近400页的学术著作《天才论》,追索了文学、艺术和其他许多领域中数以百计的天才人物的事迹,不但考察了天才的特征,还研究了天才的成因,论述气象、气候、种族、遗传和疾病等各种因素对天才成长的影响。其基本论点是认为疯狂是天才人物的主要特征。隆布罗索说:“事实是,不要说有众多的天才人物在他们一生的某个时期,都是妄想幻觉的人或者精神错乱的人,或者像意大利哲学家维科那样伟大的一生都是在发狂的人,还有多少的大思想家,他们的一生都表明他们是偏执狂或妄想狂。”隆布罗索特别举了叔本华的例子,说他“向我们表现出是一个十足的疯狂天才。”据叔本华的一位传记作者证明说:“坚信‘天才和疯狂相互为邻’的叔本华本人并不反对隆布罗索把他列入天才与疯癫者之列。”

叔本华、隆布罗索是19世纪的学者,到20世纪,德国的精神病学研究者恩斯特·克雷奇默在他最有名的著作《体格和性格》《天才人物的心理学》中继续前人的研究,认定某些精神疾病在特定的体型中较为常见,如身材细长的人大多具有一种内向的气质,这类人也容易患精神分裂症,而粗矮丰满型的人则有躁狂抑郁症气质。他从精神病学研究出发,不仅指出躁狂抑郁症不仅常见于天才人物,也常见于天才人物的其他家庭成员;同时还肯定躁狂抑郁症与天才创造的关系。不过克雷奇默并不笼统地肯定这种关系,绝对地坚持“天才就是疯狂”。他说,躁狂症有如是创造期,抑郁症则有如是孕育期,只不过严重的抑郁症是反创造的,只有比较温和的抑郁症才有助于创造性。因此,克雷奇默的结论是:“天才的心灵……并不是放纵无约束的、绝对的力能,而是严格服从血液化学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学规律的。”

到了21世纪的2002年,我们在中国也看到了—部奇书《天才就是疯子》(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是极端的全称判断,但细察内容则有点名不副实。例如在“天才的疾病”一节中列出三种:1、早熟和敏感;2、精神错乱;3、癫痫。早熟和敏感能算“疯病”吗?显然不能。作者本人对精神病的分析也很理性,他强调指出肯定精神病人或许多天才人物都属“变态”的时候,不能由此反过来可以断定,一个在处事、行为方面不同于一般常人、令人感到“异常”、“古怪”的人,便都是精神病人,甚至都是天才人物。这是因为,生活在文明社会,长期遭受各方面的压抑,人在思维、感觉、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态。因此,这种“异常”的“病态并不等于精神病;只有当这种状态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超越了一个界定的限度,才可以被鉴别诊断为“精神病”。他还以“天才人物”章太炎为例,说他乐于“承认我是疯癫,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反倒格外高兴”。这位“章疯子”还鼓励同志说:“兄弟承认自己有神经病,也愿诸位同志,人人个个,都有一两份的神经病。”并再一次宣称自己的革命决心:“兄弟在这艰难困苦的盘涡里头,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懊悔,凭你什么毒剂,这神经病是治不好的。”作者评论道,章太炎这些理正词严的话,特别是他强调说自己“这神经病是治不好的”,正好说明他可能没有神经病,本没有疯癫。这“疯癫”和“精神病”不过是别人硬加到他身上的名号罢了。然而请问该书作者,既然你已将章太炎定为“一位天才人物”,又肯定“章疯子”并不疯,这不就与你的书名《天才就是疯子》自相矛盾了吗?!

 [转载]天才思维的怪异7

[转载]天才思维的怪异7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