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散发的博客
风中散发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6,538
  • 关注人气:1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亚迪、李宁

(2011-11-04 08:0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栅格思维

【注:投资,如同赌博。财池下注,豪赌未来。有多深远的目光,就有多广阔的未来。】

 

  比亚迪、李宁,是两个饱受争议的企业。

  过去,他们都曾经有过辉煌期,把握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机遇,形成爆发性成长。但是,在产业转型期,面对未来更为广阔的蓝海,商业模式、思维的转变阵痛,也异常艰辛。

  市场先生,是很搞笑的。股价崛起于上一个行业发展周期,泡沫破碎后,再次返回起点。企业,在飞速发展期积累的庞大资产,都转变成预期,而随之破产。

  比亚迪,犯得错是冒进。

  对于比亚迪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依托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链根基,储备新能源核心技术,耐心等待新能源时代到来,将核心技术注入到制造业产业链中,撬起整个产业链的价值。盲目的全方位扩张,会导致一地鸡毛。踏踏实实耕耘传统汽车行业,把汽车制造基础夯实,是比亚迪腾飞的关键。而不是,盲目的急于进入家电等制造业领域。通用电气式扩张方式,对于年轻的比亚迪来说,还太过于盲目。

  这些教训,在资本市场形成了10倍的暴涨,90%的暴跌,留下一地鸡毛。

  芒格,就这么买入、持有、等待,爱咋咋滴。一定会有人嘲笑芒格,很可笑是吗?比亚迪、李宁

 

  李宁,是行业内第一个把皇帝的新装主动脱下来的企业。

  所谓的品牌变革失败只是个噱头,背后的实质是长期在渠道层面积累的问题,已到了不得不爆发的境地。变革的阵痛,在资本市场的形态,就是以剧烈的调整下跌完成,被打回原形。

  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整个商业模式变革的关键期。李宁,是最早思考并试图进入体育产业未来更加蓝海的发展区域的领军企业。在非凡中国的资本运作尝试,包括对体育地产业的试图涉足,都符合未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蓝图。在美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占据GDP总量达到2.8%。在中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占据GDP总量达到0.5%。中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70%都集中在服装、鞋子。一堆商业模式模仿者挤在狭窄的生存空间里血战

  国内第一个尝试多元化扩张,尝试进入体育文化产业的上市企业,第一个敢于把自己的品牌定位设定为世界级品牌的企业,就这样被一脚踹进垃圾桶。

  对于李宁,真正熟悉该企业实际基本面,并对企业软硬件有客观认识的投资者,都应该清楚,这个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在中国体育界的底蕴,都是最具竞争力的。

  做服装、鞋子,不是行业的未来,这个比例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分量,会越来越低。反观行业,成长空间是极为辽阔的,商业模式是有转型空间的,重要的是企业自己是否能够把握。

 

  港股市场,是疯狂的。

  几年前,风光无限的成长明星,被一顿暴打砸回原形。

  几年后,成长基因再次爆发时,被一顿拉升推到巅峰,也不是妄想。

 

  在一片巨大的蓝海里,过去曾经辉煌的好学生,再次成为好学生的概率,依然是比较大的。

  剩下的,就是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