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同仁堂》系列报道之六——文化无形力量缔造有形辉煌

(2011-03-17 13:1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医药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在同仁堂340余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同仁堂文化。一代又一代同仁堂人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为同仁堂文化注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鲜血液,用文化之魂推动同仁堂金字招牌在新世纪熠熠生辉。

  文化缔造:尊古不泥古

  “您想买点啥药?”“感冒发烧,要一盒感冒清热颗粒,同仁堂的啊!”这样的对话,在不少有同仁堂药品销售的药店里都耳熟能详。在众多的治感冒药品中,消费者之所以钟情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理由很简单:疗效好。
  走进同仁堂的生产车间,懂行的人一下子就能“明察秋毫”: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国药典标准工艺,提取荆芥穗、薄荷、紫苏叶挥发油。因为他们知道,挥发油是感冒清热颗粒治疗风寒感冒重要的成分之一,如少了这道工序,大部分挥发成分在水煮过程中就挥发了,药品的疗效自然就降低了,同仁堂至今始终严格执行提取挥发油工序,然后再将挥发油加入颗粒中。
  三百多年来,同仁堂一直恪守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文化,“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产品特色,“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经营着企业。所以,当有些同行开始为了降低成本进行“删繁就简”式的省去一些看似不必要的工序时,同仁堂仍然固执地默守着“陈规”,例如远志“去芯”等。当“非典”过后,白芍价格大幅回落时,同仁堂仍然按协议保护价收购;在当前,阿胶产品供不应求时,同仁堂没有跟风涨价,依然“我行我素”按原价出售……正因如此,同仁堂赢得了“同仁堂就是不一样!”、“因为你们是同仁堂,我信!”……良好的口碑,给企业持续发展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在新一代同仁堂领导集体的倡导下,全体同仁堂携手共进,在新时期为同仁堂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如今,同仁堂文化中增加了“忠诚、无私、激情”的领导干部标准、“用同仁堂的文化吸引人,用同仁堂的干劲鼓舞人,用规范化的标准要求人,用优良的经营成果回报人”的同仁堂职工标准;融入了“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投资者、善待经营伙伴”的“四个善待”的经营理念、“独立运行、各有侧重、资源共享、整体发展” 的企业运行原则和“抓住品牌整体发展、抓住共性协调发展、抓住人才促进发展、抓住文化保障发展”的发展模式等,既丰富了传统同仁堂文化的内涵,实现了老品牌的传统文化与新的管理理念有机结合,使同仁堂这一“老字号”品牌更具时代活力。

  文化传播:塑人塑牌

  “小李交入党申请书了!”这在同仁堂下属某企业成了今年的头号新闻,小李的车间主任更是逢人必讲小李的变化。今年快30岁的小李,中学毕业后一直在歌厅、游戏厅等场所混,因为没有正经的职业,还养成了一身流里流气的习惯,时常被街坊邻居指指点点,让身为同仁堂职工的小李父母一天到晚为他发愁。去年年初,小李的父母找到企业领导,希望帮助“教育”一下小李。于是,小李成为同仁堂的一名职工。说起自己这一年的变化,小李感触很深,原来,在社会上混,没有人看得起他,所以自己就破罐破摔了;来到同仁堂,在学习企业历史到体验现实的过程中,让他知道了什么是用同仁堂文化吸引人、什么是善待职工等,因为在这里,他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平等和尊重,这让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深谙现代企业管理之道的同仁堂领导层深知,将同仁堂文化发扬光大、将同仁堂品牌做长做强做大,得靠全体同仁堂员工,因此,他们特别注重用同仁堂文化感化职工、凝聚职工。在工作中他们发现,能够让员工很好地接受同仁堂文化最好的载体是历史,就通过专题讲座、座谈等形式让员工了解同仁堂文化的精髓以及创业的艰辛,实现文化认同,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小李就是受同仁堂文化感染、感化,并在认同中扬起理想风帆,愿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的典型代表。
  作为首批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老字号企业,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又是文化载体,作为中国中药第一品牌,有效地传承、传播、发扬同仁堂文化,既是企业发展所需,也是传播中医药文化所需,同仁堂人身感责任重大。于是,遍布在国内(除西藏)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的共1288个同仁堂销售终端,既是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平台、也成了传播同仁堂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利用这些平台,同仁堂举办学术交流、办讲座、搞义诊、送医送药,让更多的海内外人士认识同仁堂、了解中医药文化。特别是大大提高了海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医中药的认知程度。
  同仁堂还经常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安排中医药知识栏目,连载以同仁堂历史故事为背景的文艺作品(如小说《大清药王》、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大宅门》等,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安排专题采访等形式让消费者了解同仁堂、了解中医药。
  2007年3月,同仁堂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这座文化藏品丰富、内容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博物馆,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文化形成、发展历程,提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深刻内涵、展示同仁堂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创新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每年接待万余名参观者。同年6月,同仁堂博物馆还被崇文区教委列为青少年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同仁堂向广大青少年张开了她“温暖”的双臂。

  文化提升:深挖内涵

  今年3月18日,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殷顺海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原部长、北京同仁堂文化战略课题负责人李泊溪签署了《北京同仁堂文化战略研究启动合约》,标志着“北京同仁堂文化战略研究”正式启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研究员王梦奎在签约仪式上说,作为中医药界的一面旗帜,此项文化战略研究的开展不仅对同仁堂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同样意义深远。
  同仁堂率先将企业文化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研究,足以说明企业领导的高瞻远瞩。在同仁堂领导层看来,同仁堂文化战略研究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促进同仁堂做长做强做大、继续塑造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企业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340余年的历史积淀了北京同仁堂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制药规范的基础上,历经340余年实践创新,中医与中药结合,所形成的品牌形象、价值取向、质量文化、经营理念和队伍建设的总和。具体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以仁为本,仁德至上的道德文化;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诚信文化;以质为先,质量共赢的品质文化;以人为本,人业共兴的和谐文化;以稳为重,速效统一的发展文化;以进为荣,兼融并蓄的创新文化。这是同仁堂品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文化根基。
  在340余年的企业历史中,供奉御药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独具特色。期间,同仁堂以身家性命担保药品质量,采用最高标准的宫廷制药技术,磨练出诚实守信的制药规范,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进一步升华,并得以世代弘扬。同仁堂创业者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的宗旨,经营企业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善”,因此“患者第一,顾客至上”始终是同仁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今天,以药品疗效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现代制药规范,形成的“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 的质量文化,让同仁堂“笑傲江湖”。明天,“诚信为本,药德为魂”、“以义取利,义利共生”等经营理念,将确保同仁堂品牌长盛不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