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的力量-双轨分析
(2010-12-02 09:24: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栅格理论 |
心理学的基础部分——我认为是误判心理学——非常重要的学习点。里面大概有相互作用的20个小原则,稍微有点复杂,但其中的内容至关重要。忽略了这一点,一些绝顶聪明的人都曾犯下荒唐的错误。其实在过去的两三年间,我也不止一次犯过这种严重的错误,在这些愚蠢的错误面前,似乎人人难免。我觉得帕斯卡有句名言是对思维发展史最准确的描述,他说:“人类的心智对万物来说,既是荣耀又是耻辱。”
他一语道破其中的玄妙,心智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在导致错误结论时又有章可循,它使得我们处于其他人的掌控之下。阿道夫·希特勒手下的士兵一半是天主教徒,如果人类处于灵巧的心理掌控之下,行事会发人深思。
我也是如此,所以我运用双轨分析。
第一,从理性角度考虑,支配兴趣的因素是哪些?
第二,人脑在下意识行动时——这些行动大多数是有用的,但常常是误动作——潜意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的思维体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向思维,通过栅格,审视客观事物,得出判定。
第二、逆向思维,通过逆向,结合众多失败的经验教训,审视判定,寻找更大概率的成功。
第三、心理分析,分析潜意识对行动的影响。
第一、第二,属于理性分析;第三,属于心理分析,这是查理芒格推崇的双规分析理论。
基本上,没几个投资者能够做到,如此系统完整的审视客观事物。因此,也很难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决策。思维与意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最近,论坛上,有网友问我为什么对红酒企业长期投资不看好。其实,答案很简单。
给我一瓶法国波尔多红酒,再给我一瓶张裕,我肯定选前者。
给我一瓶茅台,再给我一瓶张裕,我肯定选前者,即使,我不喝,拿回家摆着。
这种现象,肯定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大范围的。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行为。对酒业来说,酒文化壁垒与定价权,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往往忽视了心理的作用。社会认同感,这种心理学基本现象的杀伤力是极为强大的。国酒,这两个字的分量,对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是一样的。茅台,可以在中国人心目中,值1万人民币。顶尖红酒,也可以在法国人心目中,值1万欧元。如果,你非要打破这种社会认同心理,你就是在做很盲目的无聊事。
可口可乐,用了100年的时间,在全世界形成了美国文化的代言形象。你非要中国马上就诞生一个饮料品牌,取得全世界的文化认可,并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我想,你一定是疯了。那些,把伊利、茅台,当成中国的可口可乐的投资者,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心理分析,不光局限于对外界消费者,更多的是关注自己。
投资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大批涉及到自身心理误判造成的错误,数不胜数。我发现,每克服一个心理误判,水平就会提高一大截。基本上,投资就是在跟自己心理作斗争的游戏。理性与意识之间的较量,是永恒的。
上文栅格的力量-心理账户效应,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误判,造成实际的投资损失。这种自己跟自己开的玩笑有很多,绝大部分投资者是根本意识不到的。我很庆幸,我能意识到。尽早弥补这个缺陷,会给未来投资带来更大的收益。
一个问题来了,我还有多少常见的心理误判现象呢?
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列出了二十几种常见的心理误判现象,我曾经打印出来,天天揣在兜里,不时拿出来看一下。说实话,总会在生活中出现“事后诸葛亮”的现象。有时候,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心理波动,然后,理性跳出来告诉我,又中招了!
双轨分析,不会告诉你,具体有多少个点需要你去关注。即使,你熟背《人类误判心理学》,也枉然。因为,生活中,人们总会时不时的犯错。我自己就是个现实案例,我根本无法做到绝对理性。但是,投资路上,需要理性、客观、完整的思考,这是不能打折扣的。
当栅格系统与心理分析相互衔接后,组织、个人的行为心理学,就变成了最神秘莫测的地带。客观规律,是理性的。组织与个人的行为心理是变幻莫测的。游戏的乐趣,也恰恰来源于此。
他一语道破其中的玄妙,心智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在导致错误结论时又有章可循,它使得我们处于其他人的掌控之下。阿道夫·希特勒手下的士兵一半是天主教徒,如果人类处于灵巧的心理掌控之下,行事会发人深思。
我也是如此,所以我运用双轨分析。
第一,从理性角度考虑,支配兴趣的因素是哪些?
第二,人脑在下意识行动时——这些行动大多数是有用的,但常常是误动作——潜意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的思维体系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向思维,通过栅格,审视客观事物,得出判定。
第二、逆向思维,通过逆向,结合众多失败的经验教训,审视判定,寻找更大概率的成功。
第三、心理分析,分析潜意识对行动的影响。
第一、第二,属于理性分析;第三,属于心理分析,这是查理芒格推崇的双规分析理论。
基本上,没几个投资者能够做到,如此系统完整的审视客观事物。因此,也很难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决策。思维与意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最近,论坛上,有网友问我为什么对红酒企业长期投资不看好。其实,答案很简单。
给我一瓶法国波尔多红酒,再给我一瓶张裕,我肯定选前者。
给我一瓶茅台,再给我一瓶张裕,我肯定选前者,即使,我不喝,拿回家摆着。
这种现象,肯定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大范围的。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行为。对酒业来说,酒文化壁垒与定价权,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往往忽视了心理的作用。社会认同感,这种心理学基本现象的杀伤力是极为强大的。国酒,这两个字的分量,对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是一样的。茅台,可以在中国人心目中,值1万人民币。顶尖红酒,也可以在法国人心目中,值1万欧元。如果,你非要打破这种社会认同心理,你就是在做很盲目的无聊事。
可口可乐,用了100年的时间,在全世界形成了美国文化的代言形象。你非要中国马上就诞生一个饮料品牌,取得全世界的文化认可,并成为中国的“可口可乐”,我想,你一定是疯了。那些,把伊利、茅台,当成中国的可口可乐的投资者,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心理分析,不光局限于对外界消费者,更多的是关注自己。
投资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大批涉及到自身心理误判造成的错误,数不胜数。我发现,每克服一个心理误判,水平就会提高一大截。基本上,投资就是在跟自己心理作斗争的游戏。理性与意识之间的较量,是永恒的。
上文栅格的力量-心理账户效应,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误判,造成实际的投资损失。这种自己跟自己开的玩笑有很多,绝大部分投资者是根本意识不到的。我很庆幸,我能意识到。尽早弥补这个缺陷,会给未来投资带来更大的收益。
一个问题来了,我还有多少常见的心理误判现象呢?
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列出了二十几种常见的心理误判现象,我曾经打印出来,天天揣在兜里,不时拿出来看一下。说实话,总会在生活中出现“事后诸葛亮”的现象。有时候,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心理波动,然后,理性跳出来告诉我,又中招了!

双轨分析,不会告诉你,具体有多少个点需要你去关注。即使,你熟背《人类误判心理学》,也枉然。因为,生活中,人们总会时不时的犯错。我自己就是个现实案例,我根本无法做到绝对理性。但是,投资路上,需要理性、客观、完整的思考,这是不能打折扣的。
当栅格系统与心理分析相互衔接后,组织、个人的行为心理学,就变成了最神秘莫测的地带。客观规律,是理性的。组织与个人的行为心理是变幻莫测的。游戏的乐趣,也恰恰来源于此。

前一篇:天若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