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启明psy猪猪板块价值投资 |
分类: 启明看市博文 |
1.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差别很大,上市公司有资金优势,技术是关键。
王健林的吃惊并不令人意外。这些年,跨界进入养猪行业的巨头此起彼伏,比如高盛、网易、复星、碧桂园等跟猪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公司,他们进到行业里才发现,这门古老的技艺已经成为一项耗资巨大、管理精细、技术密集的生意。

2.上市公司内部,出现了牧原股份和雏鹰农牧两个极端。
先说说雏鹰农牧吧,公司多次转型电子竞技等其他行业,导致最后没钱养猪,猪被饿死了。
牧原是持续以养猪为主业,其收入几乎100%来自生猪,主业较为纯粹,多年一直未有变化,而雏鹰在上市之后就加大多元化的投入力度,到2016年生猪产品销售占比仅为35%,多元化的粮食和生鲜冻品合计占比达37%;关于多元化,并不在存在对与错之分,更多在于多元化与现有产业之间的协同增长,跨领域的多元化更多是九死一生。(摘自俊涛复利)

3.自繁自养和公司+农户模式的区别。
建国后的养猪模式,经历过三个阶段:1950年到2000年以农村散养户为主,在宅基地的猪圈里养;2000年之后是专业化养殖户崛起的阶段,逐渐形成“公司+农户”的温氏模式和“一体化自育自繁自养”的牧原模式,大型养猪巨头不断涌现。
网易和万达这种养猪门外汉,不擅长跟农民打交道,只能选择自繁自养的牧原模式。但这种模式是名副其实的重资产投资,每10万头猪投资额超过1亿元,再加上节节上涨的饲料和人工成本,难怪连中国首富都抱怨嫌贵。
除了投资大之外,养猪的难度随着规模不断变大。一个出栏量10万头的养猪厂,不仅要操心育种、饲料、人工授精、疫苗、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无数琐事,还要琢磨如何提升料肉比、PSY、商品代存活率等核心商业指标,管理成本极高。
4.母猪定天下,得母猪者得天下。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7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减少9.4%,同比减少32.2%;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8.9%,同比减少31.9%
PSY,简单理解就是一年一头母猪能生多少头断奶猪仔。
这个指标中国在16-25之间。牧原和温氏股份的PSY在24左右,散户就比较低。长期看大公司的规模化竞争优势比较明显,防疫能力和单位成本都较低。目前我国大猪企的市场占有率相比国际上还有提高空间。而且主要是散户养猪一年的预期收入也就是和外出打工差不多,不能发挥规模和技术优势,长期看性价比不高。所以大公司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是可以期待的。
定性分析:
一线养猪企业——
牧原股份:专注养猪
温氏股份:猪猪+鸡鸭
新希望:猪猪+饲料+鸡鸭
二三线养猪企业——
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大北农、傲农生物等都属于二线梯队,其他暂时可以归类到第三梯队。

具体如何分析、跟踪他们的数据呢?咱们在《启明带您研究猪猪板块》的下篇中分析。有兴趣深入交流的朋友,可通过本博首页关注启明新浪微博及粉丝群进行互动交流。
前一篇:聊聊猪猪板块(上篇)
后一篇:聊聊猪猪板块(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