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点板块的四大新特征

(2016-07-26 17:59:18)
标签:

股票

启明

特停

蓝筹

成长股

杂谈

分类: 启明看市博文
 热点板块的四大新特征 


  最近交易所对于概念股炒作的管理力度明显加大,特停,成为了一个新名词。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茅台为首的蓝筹股展示了价值投资的魅力。这是啥节奏?要让A股成为价值投资的乐园吗?我们今日一起分析一下热点板块的新特征。

  特征一:热点vs非热点。什么是热点?自然是当下市场关注度高的板块。目前的市场存量资金博弈,机构抱团取暖。比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是目前市场关注度最高的一个板块,局部的业绩释放也不错。涉及到了锂电池、石墨烯、燃料电池、无人驾驶、特斯拉等众多的主题投资概念。什么是非热点呢?比如这轮的白酒炒作,到目前成为大家都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最近3年,他们都不是热点,由于它的行业周期在下滑。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喜欢追热点,因为来钱快。对于热点,很多时候到你知道的时候就有点后知后觉的味道了。比如6月中旬的锂电池,大盘见底了,他们暴涨之后见顶了。思维上,大资金和庄家一般都是选择从冷门股开始买入,等他火热的时候卖出。今日上涨的蓝筹股上海汽车,有10年没有关注过他了。他的牛市在03和07年。现在也不知不觉地大涨上来。这个时候显然不是中线买入的位置了。所以做投资最终不是不断的追逐热点,而是可以适当地提前把握趋势,从冷到热的切换点最好,也是我们追求的,多关注我们的微信号(qiming9977),我们共同分析把握。

  特征二:涨的多vs跌不动。最近管理层对于石墨烯、虚拟现实等的炒作管理,从上市公司层面到二级市场炒作,今日对于大股东参与定增也进行管理,这是好事。以前这样的炒作太过分了。一个很差的企业,编了一个美好并购的故事,大股东抵押股份参与定增,二级市场联动炒作。疯狂炒高,大股东减持,甚至全部卖出,留下漫长的下跌,最终亏的都是市场参与者的钱。和造假的st欣泰一样,每天跌停依然有人买。

  目前涨得多的板块,科技类最多。还能不能继续涨,关键是看故事还能否持续,业绩能否释放。锂电池最近的大跌就是涨多了之后的下跌。

  跌不动。最近跌不动的大部分是蓝筹股,中国中车、中国石油、中国重工,一堆堆中国XX。他们从5178到目前的跌幅60%的比比皆是。所以目前沪市指数不大会持续暴跌,除非银行暴跌,概率很小。能不能涨起来,关键看国企改革的力度。最近已经开始加快改革了。十几年来国企改革也成为了股市炒作的一个主题,因为最终的理想改革结果迟迟不来。

  还有一些经过三轮股灾之后,质地真正好的,如美的、格力电器、茅台等逆势就慢慢起来了。所以市场已经脱离股灾,因为他已经开始筛选好坏了。

  特征三:价值股VS成长股。低市盈率的蓝筹价值股是目前市场的重点,白酒、汽车,行情都出现了这样的特征。成长股业绩持续的还会有机会,所以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机会还是有,目前的锂电池更多是阶段性的涨得太多了。资金看到大盘转暖,就卖出切换其他去了。我们坚持继续做成长股,围绕着中报的业绩增长来继续做。

  特征四:小盘VS大盘。蓝筹,价值一般都是大盘股,现在的大盘股因为国家队和国有资本持有多,所以流通的比看到的少。上汽集团2504亿市值,今日成交量10.9亿。乐视网600亿市值,今日成交9.8亿。所以蓝筹的市值大,更多是公募基金操作为主。中小市值的个股公募也有做,但是还是以私募和游资参与的多。最近新股发行加快,次新股整体也遇到了涨幅过大之后的调整,之前平均市值10亿,前一段被炒得做的15亿以下的都很少。随着大量的发行,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开始了。耐心等待机会。

  整体目前的市场,我们认为在一个筑底阶段,进行板块轮动,不同类型板块的轮动有机会。区分的目的在于你自己有一个筛选,你要做哪一类,启明倾向于:市值小,成长股,跌不动,和非热点。你也要思考一下,排排队。围绕价值,利用波动,坚持战法,反人性操作!具体操作中,如何做到反人性?《震荡行情最不能用的交易策略》就是追涨杀跌,最近我们的猎庄特训中分析过庄家的思维与散户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买跌卖涨和追涨杀跌,大家不妨对照最近我们的猎庄视频仔细体会一下,在不断的总结、领悟中调整自己的投资心态及操作策略。有兴趣深入交流的朋友,可通过本博首页关注启明公众微信号(qiming9977)或启明新浪微博或进行互动交流。


热点板块的四大新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