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果胶酶催化后产物是半乳糖醛酸?含有半乳糖醛酸甲酯吗?

标签:
教育健康果胶酶半乳糖醛酸 |
试题研究:台州模拟试题中,“黑曲霉可产生α-淀粉酶用于液化,还可以产生果胶酶将果胶彻底分解为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果胶。
果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和细胞中间片层的杂多糖,是一类以聚半乳糖醛酸为主的杂多糖。
1824年法国药剂师Bracennot首次从胡萝卜提取得到,并将其命名为“pectin”。 果胶主要是一类以D-半乳糖醛酸(D-Gal-A)由 α-1,4-糖苷键连接组成的酸性杂多糖,除D-Gal-A外,还含有L-鼠李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等中性糖,此外还含有D-甘露糖、L-岩藻糖等多达12种的单糖,不过这些单糖在果胶中的含量很少。
其次,需要搞清楚果胶酶。
果胶酶是指分解植物主要成分—果胶质的酶类。
果胶酶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根据其作用底物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类。其中两类(果胶酯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酶)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还有一类(果胶裂解酶)存在于微生物,特别是某些感染植物的致病微生物中。
也就是说,如果是从微生物中(如黑曲霉)得到的果胶酶应该有上述三类酶,而且得到较多的果胶甲酯酶。那么,得到的应该是半乳糖醛酸。
而按照教材的话,需要用到果胶酶和果胶甲酯酶才能得到产物半乳糖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