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生物的进化和物种的形成的关系

标签:
教育生物的进化物种的形成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研究:生物的进化的物种的形成是教学中的难点,需要理解他们的判断标志,即基因频率的改变体现了生物的进化,生殖隔离的产生体现了新物种的产生。
一、含义不同
1.新物种形成,产生了新的与之前不同的物种。其三个基本环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
2.进化,在生物学中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
二、标志不同
1.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
2.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改变。
三、变化前后生物关系情况不同
1.新物种形成与之前的物种属于不同物种。
2.生物进化前后仍属于一个物种。
四、联系
1.生物进化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新物种形成说明生物进化了。
试题: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值用S表示。在下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a、b、c三个群体中.哪一群体最可能出现新种?理由是什么?
(2)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哪一地区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理由是什么?
(3)S值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___________的作用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4)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环节。
(5)在发现的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最易形成新种和环境变化最小的是(
答案和解析:
(1)c,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
(2)a,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
(3)基因突变;自然选择
(4)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5)C图文转换认清a、b、c三个曲线与p曲线的区别之处,其中a曲线和p曲线中相似生物的差别很小,也就是说生物的变异较小,两种化石生物的生存环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