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胚胎干细胞有没有接触抑制的现象?

(2020-03-18 17:58:49)
标签:

教育

胚胎干细胞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胚胎干细胞有没有接触抑制的现象?
胚胎干细胞的培养

试题研究:做到一试题认为胚胎干细胞有接触抑制现象,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否则怎么会在胚胎干细胞培养过程中有突起产生?

接触抑制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达到相互接触时停止分裂的现象。

1954年,由艾伯克龙比(Aberchrombie)等首先发现。

密度依赖性的生长抑制(应该是教材中说的接触抑制现象):

由于培养基中的生长因子耗尽时也会产生生长抑制,所以将正常细胞因相互接触而抑制分裂的现象改称为密度依赖性的生长抑制。

形成原因:

细胞膜上有糖类和蛋白质共同构成的糖蛋白,也叫做糖被,它在细胞上起识别作用。当细胞增殖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互相挨在一起的时候,糖蛋白识别了这种信息,就会使细胞停止继续繁殖。

恶性细胞失去接触抑制现象:

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的恶性细胞对密度依赖性生长抑制失去敏感性,因而不会在形成单层时停止生长,而是相互堆积形成多层生长的聚集体,这种现象也说明恶性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已经失去了控制,调节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的信号对于恶性细胞不再起作用。

总之,对于正常细胞,当进行单层培养时,在一定面积内细胞的密度增加,则增殖受到抑制。而对于转化细胞,细胞间的接触增加则发生堆积,此时在单层的细胞片上,可观察到多层的细胞团形成的岛状体。

个人认为,胚胎来源的干细胞可以说接触抑制现象几乎没有,可以长出叠层,而且传代若干代内仍可保持这一特性

链接:关于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