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浙江嘉兴王甫荣
浙江嘉兴王甫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06
  • 关注人气:1,7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有没有显隐性?

(2019-07-27 10:04:34)
标签:

教育

显隐性

隐性上位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有没有显隐性?

学生的问题: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有没有显隐性?如何判断显隐性?

在遗传学上,可以用隐性上位来解释。(梁红主编《遗传学》(第二版))

什么是隐性上位?

当两对基因互作时,若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具有上位作用,这种互作类型称为隐性上位作用。

举例说明:

例如,以黑色家鼠(RRCC)与白化家鼠(rrcc)杂交,F1为黑色家鼠(RrCc)。使F1互交,在F2则出现黑色家鼠、淡黄色家鼠和白化家鼠3种类型,其比例如为9:3:4

 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有没有显隐性?

在上述杂交实验中,R基因决定黑色素的形成,C基因决定黑色的表现,r基因决定淡黄色,黑色对淡黄色为显性。

R基因不存在时,一对隐性基因cc使Rr控制的颜色都不能表现而成为白色。也就是说一对隐性基因cc起上位作用。

结论:黑色对淡黄色为显性。

链接:例析遗传学中的基因互作现象

链接:9∶3∶4的比例可以用隐性上位的方法考虑

链接:例析a基因对B基因的抑制作用还是隐性上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