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例析遗传学中的基因互作现象

(2012-02-23 21:52:00)
标签:

基因互作

互补效应

积加效应

重叠效应

显性上位作用

分类: 专业知识的充实

 

例析遗传学中的基因互作现象

2010年大纲理综卷)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                ,扁盘的基因型应为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 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         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1 ,有    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近几年各地的模拟题和高考题不再直接考查F29331,而是对其进行变形,充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学生对教材中9331掌握的比较熟悉,对数据的运用处理也比较熟练。但对于该比例的变形问题的解决还是有畏难情绪,常常出现差错。实际上该类题有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类题常见的变式比也就是123196193415113397等形式。

 此试题涉及到遗传学中的基因互作,下面把基因的互作整理如下:

1.互补效应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97的比例。

2.积加效应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示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961的比例。

 3.重叠效应

 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能产生相同的影响,F2产生151的比例。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

重叠基因: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

4.显性上位作用

 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下位性:与上述情形相反,即后者被前者所遮盖。

 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1231

 5.隐性上位作用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F2的分离比例为934

 此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不同,上位性作用发生于两对不同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则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

 6.显性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这对基因为显性抑制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1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