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

标签:
教育主动转运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研究:高二期中考试中出现了一道主动转运的能量来源试题,也是属于情境试题,属于总结性知识考查,也正好是主动转运的小结。相关的内容参与刘泽羽老师发表在生物学教学上的文章《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2015年第10期)。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有三种类型,分别是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的协同运输和光能驱动。
一、 ATP直接供能的主动转运-以离子泵为例
离子泵是镶嵌在质膜脂质双分子层中具有运输功能的ATP酶,不同的ATP酶运输不同的离子,故称离子泵,如Na+-K+泵、Ca2+离子泵等。离子泵直接利用ATP作为能源。
例如,Na+-K+泵:实际上是一种Na+-K+泵ATP酶,是跨膜蛋白。其工作原理是,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的活性,使ATP分解,高能磷酸根与酶结合,引起酶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不利于与Na+结合,利于与K+结合,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相反,K+结合酶后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又恢复原状,于是K+的结合部位又转向膜内侧。这种去磷酸化的酶构象利于与Na+结合,不利于与K+结合,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就这样,每水解一个ATP,运出3个Na+,运进2个K+。
质子泵是细胞内参与H+质子运输的一种运输蛋白,可分为3种类型。
链接:
二、ATP间接供能的主动转运
这种形式又称伴随转运、协同转运,不直接消耗ATP,但是要间接利用ATP的能量。
例如,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就属于这种方式。其工作原理是,载体蛋白有两个结合位点,可分别与Na+、葡萄糖(氨基酸)结合。由于Na+泵需要ATP供能,并不断地将Na+输出细胞外,造成Na+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由此产生了电位梯度。Na+和葡萄糖(氨基酸)分别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借助电位梯度的力量,使Na+和葡萄糖(氨基酸)结伴而行,进入膜内侧,再与载体蛋白脱离,Na+又被泵出细胞外。
根据物质运输方向和离子沿浓度梯度的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又分为同向协同和反向协同。上述葡萄糖、氨基酸的运输属于与Na+同向协同运输。
伴随转运链接:
三、光能驱动的主动转运
嗜盐厌氧菌的细胞质膜上存在一类能被光线激活的蛋白质,称为细菌视紫红质。该蛋白含有7个α螺旋,每个螺旋长3~4nm,在蛋白质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收光的视黄醛基团,又称发色基团。当该基团被1个光量子激活时,就能引起整个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导致2个H+从细胞内运送到细胞外。
试题:研究表明,主动转运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溶胶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主动转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类型中, 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C.光能驱动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转运的是(
A.噬菌体
答案:(1)Q
解析:考查物质运输方式和细胞结构。(1)糖蛋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则P是外表面,Q是内表面,所以细胞质基质存在于Q。(2)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载体蛋白协助,消耗能量ATP。(3)Y离子与X离子通过同一个载体运输,可知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4)c类型运输消耗的能量来自光能,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果蝇和小鼠属于动物,不能直接利用光能,最可能采用该类型进行主动转运的生物是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