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射自显影技术及应用

(2018-11-19 18:06:28)
标签:

教育

放射自显影技术

分类: 生物热点和技术

放射自显影技术及应用

卡尔文实验的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图谱

试题研究:2018年11月选考学考试题中有同位素标记,那就有放射自显影技术,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了解,必修1第40页就有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研究,就有此技术的检测(见链接)。

一、原理

将放射性同位素(如14C3H)标记的化合物导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标本制成切片或涂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一定时间的放射性曝光,组织中的放射性即可使乳胶感光。然后经过显影、定影处理显示还原的黑色银颗粒,即可得知标本中标记物的准确位置和数量,放射自显影的切片还可再用染料染色,这样便可在显微镜下对标记上放射性的化合物进行定位或相对定量测定。 

二、步骤(参考于网络)

1、将样膜经漂洗后,置于干净滤纸上,吸取膜上多余水分,外面裹一层保鲜膜。

2、暗室安全灯下,在胶片盒中压上两张X线胶片,样膜上下各一张,盖上胶片盒。

3、进行放射自显影,在-80摄氏度下放射自显影,时间视杂交强度而定,在24小时到10天不等。

4、取出胶片盒,恢复至室温,按常规冲洗X线片,进行15分钟的显影,停影一分钟,定影五分钟,流动水冲洗十分钟,进行自然干燥。

三、应用

放射自显影技术用于研究标记化合物在机体、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定位、排出以及合成、更新、作用机理、作用部位等等。

一般常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来显示DNA,用3H尿嘧啶核苷(3H-UDR)显示RNA;用3H氨基酸研究蛋白质等。

链接:

蛋白质合成和分泌如何追踪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