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的情境来源-读吴成军老师的文章有感

标签:
教育试题的情境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试题研究:情境教学法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办法,目的是多方面的,至少可以让学生各方面的学科素养得到较大的提高,知识得到灵活应用(见链接)。同样,试题的命制也需要有一定的情境,在评价方面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1、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
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来源于真实的科学研究,包括对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的研究、对人类自身健康的研究,与农业生产效率相关的研究。因此,在高考生物试题中创设真实的研究情境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成了生物学科鲜明的特色。
真实的情境包括:科学实验、农业生产、遗传现象、人体健康等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事例。这些事例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是在真实的情境下呈现真实可靠的问题任务,学生的观念、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得到真实的体现。
2、以科学实验为情境
科学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验包括教材中的学生实验、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热点科学研究进展等。
科学实验由科学原理、方法、过程、现象和结果组成。这些都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
3、以农业生产为情境
光合作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相对应,为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拱能量。因此,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生命活动的两大基础代谢,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每年生物高考必考的考点。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与农业生产关系非常密切,利用其中的原理可以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
4、以健康生活有关的情境
了解人体的调节机制,学会健康地生活,是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之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这三大内容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既是稳态与调节生命观念的直接体现,其中也渗透着学会个人健康生活,关注他人健康,宣传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关爱艾滋病病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与自身健康有关的试题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解释生理现象、过程和结果的潜能,既做到了学以致用,也提高了能力和素养。
5、以遗传现象为试题情境
遗传学部分内容是普通高中生物学中逻辑思维水平最高的内容。遗传定律及其形成过程是科学思维的产物。
传统遗传题的考查以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计算遗传概率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常规的分析与推理能力,近几年则充分挖掘遗传情境中的科学探究思路、方法,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以此考查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个人认为,浙江卷在这方面由于题型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体现,尽管教材中有此类试题)。
孟德尔采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定律的重要性,同时还发现了伴性遗传。孟德尔和摩尔根进行杂交实验时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即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提出相应的假说,为证明假说的正确性进行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证明假说的正确性。这其中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极好素材,因此,在生物高考中,采用其他植物和动物材料进行杂交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水平,呈现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高考生物命题的重要方向。
另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人对资源合理而持续高效地利用,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关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类试题也是创设真实情境的常考试题。
链接:例析生活情境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