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K+浓度降低神经兴奋性降低的解释

标签:
教育阈电位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疑难问题:教材中说K+
(2015年浙江高考试题)血液中 K+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
K+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答案:D
解析:膝反射时,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能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A错误;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是不会衰减的,C错误;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有利于K+外流(通过通道蛋白,易化扩散),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因为静息电位是K+外流形成的,D正确。
试题的题干引出的问题:
如何理解血液中 K+
因为有的老师认为神经兴奋是“全”或“无”,怎么会有减弱?
有的老师用膝反射的效应器伸肌肌群细胞的兴奋性不一样来解释,也就是有些肌纤维比较容易兴奋,有的细胞不容易兴奋,所以膝反射减弱,个人觉得可能不妥。尽管这样的解释更能说明题干的“减弱”意思。
个人觉得,这个“减弱”应该是细胞的兴奋性(含肌纤维和神经兴奋性)减弱,用阈电位来解释可能更合理一点。
解释:膜电位的大小是由膜内外离子浓度的相对值决定的,血钾浓度急剧降低后,使膜内外钾浓度比值增大,造成膜电位瞬时值绝对值增大。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加大,这直接导致阈刺激增大,因为动作电位的产生是要激活钠离子通道;激活钠离子通道需要使膜电位达到一定的值;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则离能够引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更远,这也就意味着,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减弱了。
另外,题目中的“急性降低”很关键,如果是慢性降低,胞内钾离子缓慢外流,使膜电位始终处在一个平稳状态,因此不会影响兴奋性。在临床上,肌肉兴奋性降低的症状也不明显。
另附动物生理试题:细胞外液K+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
A.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
B.膜电位负值减小
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