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例析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间期

(2018-03-28 00:20:26)
标签:

教育

基因突变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例析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间期

疑难问题:20174月的选考试题中,出现了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间期,必修2教材中明确指出,基因突变有普遍性,即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可发生基因突变(许多复习用书的观点也存在问题,认为基因突变就发生在间期)。当然,基因突变主要与DNA复制出错有关,所以基因突变主要是在间期发生,但间期不是发生基因突变的唯一时间。那么,为什么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间期呢?

试题: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 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例析基因突变不一定发生在间期

A.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

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解析:本题以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为载体,考查考生首先要明确减数分裂的过程,其次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关系。甲乙丙丁图表示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根据每个过程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及其关系,可判断甲为DNA还没复制的精原细胞,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为精细胞或精子,所以乙时期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丙时期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到乙的过程中有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前需合成RNA聚合酶,接着参与催化DNA的合成,B正确;乙到丙过程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发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C正确;因为丙是减数分裂后期II,已发生了着丝粒分裂,所以丙到丁过程中没有着丝粒的分裂,D错误。

2014年《生物学教学》第11 期的有关文章《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间期吗?》,可以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诠释,现摘录部分如下:

一、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因素:物理因素:主要指紫外线、X射线和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生物因素:指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

引起基因突变的内部因素: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上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中,DNA复制出错是发生在间期,那么DNA碱基组成的改变什么时候发生呢?外部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是直接损伤DNA结构呢,还是通过扰乱DNA复制过程间接的影响基因突变?

二、基因突变的发生过程

外部因素引起基因发生的过程(参见另一博客)。

内部因素中DNA碱基组成发生改变引起基因突变的过程:DNA虽然是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之问的氢键和磷酸基团的排斥力使结构相对稳定,但也不是绝对的稳定。

在自然条件下,碱基也会自发发生以下改变:一是脱嘌呤作用,在细胞内正常的pH及温度下,自发进行的脱嘌呤作用;二是脱氨基作用,嘧啶核苷酸中的糖苷键较嘌呤核苷酸稳定,因此不易进行脱嘧啶作用。但是胞嘧啶在37条件下易发生脱氨基作用,生成尿嘧啶核苷酸(胞嘧啶和尿嘧啶结构上相差一个氨基)。如果此变化得不到修复,则DNA复制时,C-G配对将变为U-A配对。

上述的DNA损伤类型均是较易发生且是随机发生的。通常,细胞通过切除修复等DNA修复方式对损伤进行修复,如果不能得到修复,则可导致突变。

链接:

如何理解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不一定是分裂间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