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预实验及其作用

标签:
教育预实验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疑难问题:浙科版教材中没有预实验,高中生物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三教材中,有一个“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活动,该探究活动需要先做预实验,再做正式实验。究竟什么是预实验?有什么作用?
以下先看二个试题:
试题一: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需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植物材料、处理时间都要尽量做到一致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解析:预实验后,不需设置蒸馏水处理插条,A错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求平均值,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B正确。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避免对实验过程的干扰,C正确。在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两侧某浓度,生根数量可能相同,D正确。
试题二:以下关于“预实验”有关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预实验”应在正式实验前做
B.在缺乏可提供的资料时,通常应先做“预实验”
C.“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因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的浪费
D.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应设计成一组梯度较小的精细实验
什么是预实验?
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
预实验有什么作用?
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为节约教学时间,预实验并不一定需要全体同学都参与,可以将一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或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参与预实验。当然将一个班级所有同学分为不同小组,每一小组参与一个预实验比较好,这样大家都有机会参与。设计好的预实验通过实验小组操作后,由实验小组详细记录或录像后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播放或由实验小组派代表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