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物进化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思路

(2017-06-01 21:40:44)
标签:

教育

生物进化

复习课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生物进化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思路
        今天去诸暨荣怀中学上了一节研讨课,内容自己选择的《生物进化专题复习》,也是对这方面教学的偿试,因为这节课的教学是比较有难度的。既然是复习课,按照上次研讨活动王老师所说的复习课三大特征——基础巩固、能力提升、适当拓展,精心进行了教学设计。参加培训的是诸暨部分教师的90学分培训,这种培训模式和我们的培训有不同之处,值得学习。下面谈一下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准备阶段:
        由于是借班上课,首先需要熟悉学情,通过课前的简单沟通,介绍自己教学的风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的关系,同时,对自己的本节课设计思路作一简单介绍,通过学案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内容。
        导入:
        整个教学设计采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史导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了解,由于教材这方面的编写比较薄弱,所以学生回答完整有点困难,我就通过一张PPT进行了详细说明(拉马克-达尔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中),突出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同时,适当拓展和延伸。这样的整理相信会对学生在生物进化史上有了清晰的认识。
        教学第一阶段:
        以诸暨特产香榧为例,通过一篇科研论文《香榧的遗传性差异》的介绍,让学生明白物种的研究过程,通过浙江省五个地方的种群研究,找到遗传性的相似性和差异,这是因为地理隔离造成基因的差异,但还没有生殖隔离,由于人工栽培,包含了人工选择等等信息。目的是贴近生活,总体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教学第二阶段:
        通过两个问题探讨,(1)以香榧及其生长环境为例,说出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总结归纳出四个层次统一性,三个方面的多样性;(2)通过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
        教学第三阶段:
        通过两个分组活动探究,(1)四组概念辨析(种群和群落;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目的是为了建立物种形成的知识网络作铺垫;(2)重点是通过一定的要求进行物种形成的途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必要时进行指导,最后通过发送电脑让学生展示分享成果,评价成果。
        教学第四阶段:
        完成小结,通过学案中的图示共同完成(进化单位、前提、动力、本质、结果)。
        结束:
       真题演练,通过四次选考中出现的四个试题训练,达到检测巩固知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放到课外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