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丝分裂DNA合成期前后的两个间隙期(gapphase)

标签:
教育间隙期有丝分裂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试题研究:这次的高三期初考试中,选择题答分率最低的是分裂间期有关的试题,除了题干文字表述带来的问题以外,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知道什么叫“间隙期”和“细胞核中完成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至于“间隙期”,我以前对教材中出现的间隙期也没关注过,因为平时教学中注意力集中在细胞周期的概念,强调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下面对“间隙期”进行简单的总结。
由W. Fleming (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细胞周期中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分裂间期,其中包括G1期、S期和G2期。
1.G1期 (DNA合成前期)
在S期之前,即前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之后到S期开始之间的时期,称为第一间隙期(gap phase),简称G1期。
细胞进入G1期后,即开始为下一次分裂做准备。各种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在G1期明显增加,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都增多了,内质网扩大,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的数目都增加了。动物细胞的2个中心粒也彼此分离并开始复制。
主要合成RNA和核糖体。
2.S期(DNA合成期)
细胞分裂时的DNA合成是在间期的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这一时期称为合成期(synthesis phase,简称S期。
染色质中的组蛋白,也是在S期合成的。
3.G2期(DNA合成后期)
从S期结束后到有丝分裂开始之间的时期称为第二间隙期,即G2期。
在G1期和G2期中,细胞不合成DNA,但损伤的DNA可在此时修复。
在G2期,中心粒完成复制而形成两对中心粒,微管蛋白以及一些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物质也在此时期大量合成,是有丝分裂的准备期。
另外,有些细胞会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但受到适当剌激时又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称为G0期细胞。
正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平时还真的要关注英文缩写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