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生物课程中生态学概念和核心概念

(2016-04-13 14:17:33)
标签:

教育

生态学

核心概念

分类: 培训和学习心得

高中生物课程中生态学概念和核心概念

学习感悟:今天看到生物学通报上有刘恩山教授的文章,里面讲到了生态学概念和核心概念,值得学习,摘录如下。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形式,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现行的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说到概念教学,一些生物学教师会很容易地将生物学概念和生物学术语、词汇或定义视为等同。初步研究显示,有较多的生物学教师持有这样的认识和看法。基于这种认识来设计和开展的教学活动会使得新课程知识目标的落实要面临许多风险。
在近年的教师教育活动和相关的研究报告中,都有研究者强调核心概念的传递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倡导课堂教学活动应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指出概念与术语的不同、概念与定义的不同,强调术语和定义对生物学教学的影响,建议用命题或完整的陈述句来表述概念。

然而,就特定主题而言,究竟在不同学段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分别选取哪些概念以及怎样表述和传递这些概念,下面便用“生态学”主题为例,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筛选出了作为中小学生物学课程内容的生态学相关概念和核心概念,梳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教学顺序和学段分布,并以完整的陈述句形式表述,为课程标准修订和概念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素材。

一、生态学概念有哪些?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涉及生理学、行为学,并且与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此学生在学习相关概念时感觉困难,易出现错误概念。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上人口爆炸、粮食不足、能源危机、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五大危机局面的出现,人们对生态学的教学越来越重视了。生态学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方向,也是中小学生物学课程中的重要主题内容之一。

二、高中 阶段的概念和核心概念

注:1-4为核心概念;其余为生态学主题下的重要概念。

 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的生物群落。

1.1  生物体有能力产生大量个体,但环境和资源是有限的。

1.2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影响种群大小,种群的增长还受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空间大小及竞争者、捕食者的限制。

1.3  生态系统能维持的生物体和种群的数量(环境容纳量)取决于可利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因素,如光和水的数量、温度范围和土壤组成。

1.4  群落演替是指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

2.1  生态系统中维持生命需要的物质不断在有机体之间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循环(如:碳循环、水循环、氮循环和矿物质循环)。

2.2  在食物网的每一环,一些能量以新的结构形式贮存,但大部分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这种能量的消散可以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

2.3  太阳能的不断输入,保持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持续。

2.4  物质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1  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对稳定,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3.2  生态系统能围绕一个大致平衡的状态周期性波动。

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被自然或人为干扰所打乱,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引进外来物种都可能引起生态系统变化。

 人类活动和决策对自然和生物环境有深远影响。

4.1  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活动能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2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或消极的。

4.3  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