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者之一-----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

(2015-09-18 07:20:06)
标签:

教育

富兰克林

分类: 生物学史与学家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者之一-----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wbr>Elsie <wbr>Franklin)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

国藉:英国

主要作品:《胸腺核酸的分子结构》等

主要成就: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科学家之一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725日-1958416日)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她所做的研究,专注于DNA、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其中她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衍射图),以及关于此物质的相关数据,是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线索。此后她也领导了关于烟草花叶病毒与小儿麻痹病毒的研究。1958年,富兰克林因支气管肺炎及卵巢癌逝世。2003年,伦敦国王学院将一栋新大楼命名为罗莎琳威尔金斯馆以纪念她与同事莫里斯·威尔金斯的贡献。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者之一-----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wbr>Elsie <wbr>Franklin)
英国设立“富兰克林奖章” 伦敦国王学院将新大楼命名为“罗莎琳—威尔金斯馆” 

一、生平简介

富兰克林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富兰克林的父亲埃利斯·富兰克林(Ellis Franklin)是伦敦工人学院教授电磁学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教师,并且在后来成为该校校长。15岁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但父亲并不支持她这样做。

富兰克林在进入大学以前,就读于伦敦圣保罗女子学校。1938年进入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后人在笔记上得知她曾经在1939年期间在构思过DNA的化学结构,并且画出一个螺旋型图样。富兰克林在1941年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是由于当时的剑桥大学并不授与女性文学士学位,因此富兰克林只拥有一个名义上的学位

1941年到1942年,她在罗纳德·诺里什(Ronald Norish196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门下进行研究工作。

19428月,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需求,富兰克林进入位在泰晤士河上京士顿的不列顚煤炭利用协会,在此期间对于煤的多孔性探讨,助长了她往后对于强力碳纤维的研究,例如石墨。

1945年,她以一篇论文《固态有机石墨与煤和相关物质的特殊关系之物理化学》获得了物理化学的博士学位。

战争结束之后,富兰克林于1946年前往法国巴黎工作,在当地的国家中央化学实验室待了三年,学习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此外也发表了一些关于煤炭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使她获得了一些国际上的名声,并且在一些化学工业获得应用。

1950年,富兰克林受聘前往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任职。

19511月,富兰克林开始在国王学院进行研究工作,她所任职的部门是医学研究委员会中,由物理学家约翰·蓝道尔主持的生物物理研究单位。原本富兰克林的研究主题应该是蛋白质的X射线晶体衍射,不过到了国王学院之后,蓝道尔重新指派她投入DNA化学结构的研究。这所实验室还有另外两位成员正在进行这项研究工作,分别是莫里斯·威尔金斯与他的学生雷蒙·葛斯林。

1956年夏天,富兰克林在前往美国进行与工作有关的旅行时,察觉了健康问题,并且在同年9月发现腹部有两颗肿瘤。在生病的期间,她有时会在克里克夫妇的家中修养。不过富兰克林仍继续她的工作,在1956年间发表了7篇论文,1957年则发表了6篇以上。后来她的团队开始研究小儿麻痹病毒,并获得美国国家卫生院的资助。1958年,富兰克林返回正常的工作岗位,并前往生物物理研究协会任职。

1958330日,富兰克林再度感到不适,并且在416日因为卵巢癌逝世于英国伦敦。她得到癌症的原因,可能与X射线或是家族遗传有关。

二、主要成就

1.发现DNA的两种型态

现在已知自然界中的三种DNA型态,由左至右分别是A型、B型与Z型。其中B型为标准型态。威尔金斯与葛斯林从1950年便开始分析DNA结构。其中威尔金斯在一场研讨会中,从瑞士科学家鲁道夫·席格纳(Rudolf Signer)手上得到(无偿提供)一种纯DNA样品,这种样品淬取自小牛胸腺,其性质比较适合X射线衍射分析。它干燥时呈细小的针簇状,一旦遇潮会变成一团黏胶状物质。

后来富兰克林与葛斯林发现了DNA的其中两种型态,在潮湿状态下,DNA的纤维会变的较长较细,称做A型;而干燥的时候则变得较短较粗,称为B型。后来A型是由富兰克林进行研究,B型则是交给威尔金斯。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者之一-----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wbr>Elsie <wbr>Franklin)
A型DNA(左)和B型DNA(右)X射线衍射图

2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

到了195111月,富兰克林提出了ADNAX射线衍射图,并进行了一场演讲。这时候沃森正好在剑桥大学中由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主持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研究蛋白质结构。沃森与克里克得知了这些讯息之后,便开始尝试排列DNA的螺旋结构,当时他们的模型是三股螺旋。沃森与克里克曾经邀请富兰克林、威尔金斯与葛林斯参观他们的三股螺旋结构模型,富兰克林在看见这些模型之后,做了许多的批评。这些批评使沃森与克里克被上司布拉格要求终止DNA结构的研究。

同一年中,国王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大多接受BDNA的结构为螺旋型(详细结构尚未明了),不过对于ADNA是否也同样是螺旋型,富兰克林则仍持怀疑态度。她与葛斯林曾开玩笑地制作了一份讣闻,悼念结晶状DNAADNA)失去的螺旋结构。

19525月富兰克林与葛林斯经过了一场长时间的研究,获得一张BDNAX射线晶体衍射照片,并且将专门用来解决X射线晶体衍射问题的帕特生函数应用在图片分析。这张照片称做照片51,曾经被X射线晶体衍射先驱之一约翰·贝尔那形容为:几乎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张X射线照片。但是她并未发表研究成果,而且由于A型结构的数据仍不足以支持螺旋型,因此富兰克林继续将研究焦点放在ADNA

除了晶体衍射照片之外,195211月,富兰克林也提出了一份报告,这些研究结果被收录在一份用来提交给访问委员会的“MRC报告当中,其中说明ADNA的对称性,意思是DNA的结构即使翻转180度之后看起来还是一样。克里克认为这显示DNA拥有方向相反的两股螺旋。此外,这篇报告也指出了磷酸根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位在DNA上的位置。

195211月,另一位化学家莱纳斯·鲍林也开始研究DNA结构,他认为DNA应该是外侧为碱基,以及内侧为磷酸(实际的情形是双股、外侧磷酸与内侧碱基)。并且与沃森、克里克在当时都认为DNA的结构应该是三股螺旋。莱纳斯·鲍林很快的发表了一篇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很快的被沃森与克里克指出错误,并经由他在剑桥大学的儿子彼得·鲍林(Peter Pauling)的传达得知。由于沃森也把这篇论文拿给富兰克林看,因此富兰克林后来亲自寄了一封指出错误的信件给莱纳斯·鲍林。

19531月,威尔金斯由于以为沃森与克里克早已不做DNA结构的分析,因此将照片51号拿给沃森过目,并且详细的解释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使得沃森与克里克取得了布拉格的同意,并在24日重启对DNA结构模型的建构,以及在28日请求威尔金斯同意他们也进行相同研究,此时威尔金斯才知道自己先前可能已经透露太多。同时卡文迪许实验室在MRC的代表,也是访问委员会的成员之一马克斯·培鲁兹,也在克里克的要求下,将MRC报告拿给沃森与克里克观看。虽然这篇报告并非机密,但是透露研究成果给竞争对手的行为却让蓝道尔大为光火。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者之一-----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wbr>Elsie <wbr>Franklin)
富兰克林

3.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

富兰克林到了伯贝克学院之后,在约翰·贝尔那旗下工作,开始将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应用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结构,并且由农业研究委员会(ARC)提供资金。

1954年,她与克鲁格(Aaron Klug)开始进行长时间的合作研究。1955年富兰克林发表一篇论文,指出所有TMV颗粒的长度皆相同,这个结果与当时著名病 毒学者诺曼·皮里埃(Norman Pirie)的想法矛盾,而最后证明富兰克林的结果正确。

1954年之后,她和沃森与克里克之间的关系开始有所改善,沃森一方面成为她在病毒研究上的讨论伙伴,一方面也援助富兰克林的研究经费。富兰克林经常到剑桥大学与克里克讨论研究,并且曾经与克里克夫妇一同到西班牙旅游。

后来的几年,富兰克林仍然继续将心力专注在TMV等病毒之上。她的团队在1955年完成了TMV模型。此外她也研究了病毒对植物(包括马铃薯、芜菁、番茄与豌豆)的感染,以及TMV病毒中的核糖核酸(RNA)。

DNA双螺旋结构建立者之一-----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wbr>Elsie <wbr>Frankli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