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任务设计和使用(作业设计)

标签:
教育课堂评价任务设计杨向东 |
分类: 培训和学习心得 |
6月3日下午,杨向东副教授作了《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任务设计和使用》的讲座,他以生活中的情景出发,介绍了作业要从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的角度设计、要充分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进阶中的特征、要关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娓娓道来。
课堂评价是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杨教授的专题报告,理论性强,涵盖的内容丰富,涉及的范围广泛。回来学习后也很难消化和内化,只能谈一点体会和思考。
评价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中国教育的大问题,我们教育领域的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评价有问题,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却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或者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杨教授的讲座虽没有回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把评价的本质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结合相关案例对我们进行了解读,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评价本质上是基于证据的推断,它本身不能单独的发挥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只有为教师和学生恰当的使用,针对信息反映出的学习需要提供的反馈和教学,融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中,才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课堂评价包括课堂问答、课堂测验、课堂观察、课后练习和作业,以及与学生的谈话等。
我们的评价一定站在学生的发展出发,纠正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观点,将科学精炼的观点注入到事实学生发展之中,使我们的评价真正得到引领学生发展的目的。杨教授主要讲到了认知领域中的课堂评价的作业设计怎么开展。
启发一:价值问题认识。
作业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涉及到对学科本质观和育人价值的反省和实践,尽量体现本学科到底上学生学什么?传统作业的价值观将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把完成作业作为学习是否成功的实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应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新的生长点。
评价学生作业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由零散的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启发二:充分理解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和进阶中的特征。
教师设计作业主要是针对当天的学习目标制定的内容进行设计,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或者预习下次要学习的内容,即作业设计要有目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时时刻刻明白自己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要让学生达到的程度是什么,只有教学目标清楚,教师才清楚应给学生设计什么样的作业。
启发三:要关注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任务设计要从情境或现象入手,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知识建构和相互讨论。评价以“科学、多元、人文”为核心,重在激励,贵于引导,通过评价不仅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建立自信。
总之,在设计作业时,问自己5个问题:
1.该题目任务考察的是学生的什么?
2.学生在该问题上有什么表现?不同水平的特征是什么?
3.评分的标准是什么?与学业水平的对应性如何?
4.如何解释学生在该问题上的得分?
5.有哪些可以改编该题目的方式?改动的依据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