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高考前学生复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汇总

(2015-06-07 08:37:26)
标签:

教育

高考

答疑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2015年高考前学生复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汇总

        教学反思:高考临考之前,学生自主复习,老师答疑,从答疑过程中发现,学生已经不单纯问一些试题的解答,更多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语句怎么理解。我认为,这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进步,也是提高成绩最快的阶段,说明学生的思维已经提高到了较高层次,复习过程中出现很多不懂的问题,那说明学生已经进入了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佳时机,也是学习后的学情分析。

        现摘录学生这几天的问题如下:

        1、蛋白质有热变性,那么变性后还能不能进行双缩脲试剂反应?(必修1P13)

        答:可以,这与反应的机理有关(考试不作要求),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有肽键的反应,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无关,而热变性是破坏的是空间结构。

        2、如何理解胆固醇在质膜中的“坚实”作用?(必修1P30)

        答:从教材的流动镶嵌模型中发现,胆固醇也有极性和非极性之分,分别和磷脂的极性和非极性相连,相对固定了质膜的作用。

2015年高考前学生复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汇总

        3、能不能总结一下,哪些蛋白质的合成是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哪些蛋白质是游离的核糖合成?(必修1P34)

        答: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不需要搞得很清楚。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包括膜蛋白、内膜结构的腔池蛋白和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也就是说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分泌蛋白,如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粗面内质网旧的核糖体合成的。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如核蛋白DNA聚合酶就是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

        4、胞内的蛋白质需要加工吗?换句话说,高尔基体加工后的蛋白质能不能是胞内蛋白?(必修1P35)

        答:胞内的蛋白质一般也需要加工,教材上说,集中在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目的地。

        5、如何理解核仁的功能是和核糖体形成有关?(必修1P42)

        答:核仁组成成分包括rRNA,rDNA和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它的rRNA和核仁有关。

    6、酶的催化反应是不是都需要能量?因为教材上说酶和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发生形状变化,形状的变化应该需要能量。(必修1P62)

    答:我的理解是,酶的作用机理有点复杂,教材上的仅仅是“诱导楔合学说”,其实还有“锁-钥匙学说”等,要不要能量真的还不好说。教材P69,还讲述了有些辅酶也可以改变酶的局部形状,使酶更适合与底物分子结合。

    7、教材P68,如何设计实验得出不同的pH与酶活性关系的变化曲线,设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方案。(必修1P68)

    答案:两者的设计都使用多种梯度的自变量(pH、温度),相互对照的多组实验。但底物和酶有讲究,pH影响酶活性实验使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使用淀粉和淀粉酶。

    8、DNA的复制是不是就是发生的间期?基因的表达呢?(必修1)

    答:我认为DNA有染色体、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教材上解决这问题时都是说组成染色体上的DNA复制发生在间期,其实,其它DNA的复制不能保证就发生在间期。另外,分裂期的染色体高度浓缩,不能解旋,不能表达,但原来形成的mRNA仍然可以完成翻译。

    9、如何理解雌雄同株,如豌豆和玉米为什么是雌雄同株?(必修2)

    答:雌雄同株说明一棵植株上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植株没有性染色体,不需要考虑伴性遗传,但雌雄同株也有两种情况,如豌豆是两性花(一朵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属于雌雄同株,玉米是单性花,但一棵植株上既有雄花也有雌花。

    10、HIV等逆转录病毒的中心法则,需要写DNA复制吗?(必修2)

    答案:需要,因为病毒需要增殖,RNA通过逆转录后形成的DNA可以通过复制形成大量DNA,再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外壳。

2015年高考前学生复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汇总

    11如何理解“细胞学说”是“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论基础?(必修2)

        答:细胞学说说明生物由细胞组成,说明生物之间有统一性,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奠定了理论依据。       

        1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坐骨神经是一种混合神经?(必修3P32)

        答:按照教材上的设计思路:脊蛙反射实验来证明。

        第一步: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刺激皮肤完好的趾尖。结果:无反应。

        第二步: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到背部。结果:脊蛙出现搔扒反射。

        分析:(1)从背部的感受器到脊髓的传入神经功能完好;(2)支配后肢的传出神经没有被麻醉。

        第三步:再过一会,搔扒反射消失。结果:支配后肢传出传出神经被麻醉。

        结论: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       

        13、如何理解逻辑斯谛增长的增长率不断下降?(必修3P75)

        答:首先要明确增长率的含义,不是增长速率。由于资源一开始最优越的,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消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增长率不断下降。

        14、个体数量金字塔,其初级消费者占有绝对优势,为什么不会出现倒金字塔?(必修3P105)

        答:这是教材中的试题,认为这句话是错的,查找一些资料,发现都修改为初级消费者“一种生物”占有绝对优势,显然是错误的。但教材中的话是有歧义的,如果是单选题的话,只能算错了,因为A答案(生物量金字塔,其生产者的生活史比消费者的要短得多)是正确的。

        15、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中为什么会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的生成?(必修3P36)

        答:据资料,生长激素可以降低胰岛β 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胰岛素减少,不利于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

    16、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和倒位后基因没有变,为什么性状会发生改变?

    答:由于基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可能会受环境、基因的相互作用、联会带来异常等原因造成性状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