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细胞微专题复习

(2015-05-28 22:39:48)
标签:

教育

红细胞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红细胞微专题复习

              

教学反思:在高中生物中许多知识和红细胞有关,红细胞也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用来复习有关的生物知识。现对红细胞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形成微专题。

     下面对红细胞有关的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红细胞的种类和来源

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红细胞,只限于海生动物。

在脊椎动物中,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而人和哺乳类动物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哺乳类的红细胞,是中心部凹陷的圆板状,在造血组织中是有细胞核的,但在循环血中的红细胞,除骆驼和羊驼之外,可看到细胞核退化,向细胞外放出、消失。鸟类以下的动物的红细胞多数呈椭圆形,中心具核,中心部向两面突出。

2、红细胞的产生过程和破坏 

红细胞微专题复习

(1)红细胞的产生过程

 首先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红细胞,然后每个原始红细胞经过4次有丝裂,经过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阶段,最后发育为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成熟红细胞。一个原始红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可产生16个成熟的红细胞。红细胞在分裂、成熟过程中,细胞的体积由大逐渐变小,核也逐渐浓缩,最后消失,因此,人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血红蛋白浓度逐渐增多,到了完全成熟的时候,血红蛋白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2)红细胞破坏

一是在血管内,如强烈打击体表或各种溶血物质进入血管内,都可以引起红细胞破裂和释放血红蛋白;二是在血管外,如受损害较轻的、衰老的红细胞,或异常的红细胞,可以被血管外的脾脏和肝脏中的吞噬细胞所吞噬。红细胞被破坏以后,所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进行分解,分解物中的蛋白质和铁质,可以重新被利用来制造红细胞,其余部分转变为胆红素,胆红素随血液流入肝脏,再随胆汁排入肠腔,经变化,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3、研究方面用途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时,曾将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让其吸水胀破,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以供研究之用。 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在做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时,选用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同时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另外在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选用鸡血为材料,依据是鸡血红细胞、白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含有大量DNA;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DNA含量很低,不宜做实验材料。 

4、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渗透脆性。这些特性都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有关。 

由于红细胞膜是以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的半透膜,所以脂溶性物质(如O2和CO2等气体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尿素也可以自由透过。在无机盐中,阴离子(如CI-)容易通过细胞膜,阳离子却很难通过。 

人红细胞主要能源是血浆葡萄糖,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形式被吸收到红细胞内变成6-磷酸葡萄糖,其中约90%~95%经糖酵解被利用,约5%~10%通过磷酸戊糖途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糖酵解是其获能的主要方式,1摩尔葡糖糖酵解产生2摩尔ATP,红细胞携带氧气,但是其自身并不消耗之。其内电解质以钾最多,钠较少,血浆相反。所以红细胞产生的ATP主要用于维持红细胞“钠泵”的功能,以保证红细胞的离子平衡。

5、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有二个,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维持血液的酸碱度不致太高或太低。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的。血液呈现红色,也正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这种血红蛋白的缘故。

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分压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分压低的地方易将放出。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比较松。红细胞就是依靠血红蛋白的这种特性完成运输氧的作用。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尚可组成缓冲对,具有缓冲血液中酸碱度变化的作用。 

6、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红细胞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并具有识别、粘附、浓缩、杀伤抗原,传递抗原信息和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红细胞不但能参与机体免疫调控,并有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在许多疾病发病机理中,红细胞免疫缺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它通过细胞表面上一种叫“受体”的蛋白质粘附免疫复合物,将其带到肝、脾,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清除,红细胞仍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因而红细胞也有免疫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为免疫学理论研究和发展增添了一个新内容,这对指导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7、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特殊,既没有细胞核也无线粒体、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却富含血红蛋白,这种结构特点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因为没有线粒体,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两栖类动物、鸟类等其他的红细胞,都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它们的红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 

 8、红细胞的增殖 

 蛙(两栖类)的红细胞是进行无丝分裂(无纺锤丝产生,无染色体变化,有DNA复制。

红细胞微专题复习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已永久失去分裂的能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是通过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再分化发育而来的(由造血干细胞依次分化为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最后形成为成熟红细胞)。

 鸟类动物的红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9、红细胞的血型决定与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表面具有血型决定的物质──凝集原(抗原),它们是由各级红细胞中控制膜表面糖蛋白合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的。在人群中,决定ABO血型的基因有三种:IA、IB、i,为常染色体基因。其中,IA和IB对i为显性,IA、IB间为共显性关系。也就是说:A型血的基因组成可以是IAIA或IAi;B型血的基因组成可以是IBIB或IBi;AB型血的基因组成是IAIB;O型血的基因组成是ii。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O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内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