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真光合速率测定的好方法

标签:
教育光合速率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光合速率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CO2的吸收量或者是O2的释放量;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表示。
一般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都没有考虑叶子的呼吸作用,所以测定的结果实际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去呼吸作用速率的差数,叫做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若能测出其呼吸速率,把它加到表观光合速率上去,则可测得真正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常见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呢?请看以下几种光合速率的测定方法。
1.“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积累量
原理: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M=MB-MA。
2. 黑白瓶法——测溶氧量的变化
原理:黑白瓶法常用于水中生物光合速率的测定。白瓶就是透光瓶,里面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瓶就是不透光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呼吸耗氧量,白瓶中含氧量的变化可以确定表观光合作用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总光合作用量。
3.气体体积变化法——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
原理: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而释放的CO2气体被装置烧杯中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体量减小,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向左移动的距离X,就代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量O2量,也就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又处在植物的生长期,其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向右移动,向右移动距离Y,就代表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量,也就是表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所以,依据实验原理:真正光合速率
4.小叶片浮起数量法——定性比较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
原理:本实验除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叶片上浮数量的多少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还可以通过三个烧杯中上浮相同叶片数量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描述。但该实验方法只能比较大小,无法测出具体的量变。
5.红外线CO2传感器——测量装置中CO2浓度的变化
原理:由于CO2对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CO2的多少与红外线的降低量之间有一线性关系,因此CO2含量的变化即可灵敏地反映在检测仪上,常用红外线CO2传感器来测量CO2浓度的变化。
6.氧传感器——测量装置中O2浓度的变化
7.叶绿体离体法
原理:在提供叶绿体悬浮液必要的物质和适宜温度、光照强度下,测得光合作用强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