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色体之一——淀粉体

(2015-02-26 12:12:17)
标签:

教育

淀粉体

淀粉粒

分类: 专业知识的充实

白色体之一——淀粉体
豆类细胞淀粉粒

一、分布

淀粉体,根冠细胞、子叶、胚乳、块根和块茎等贮藏组织中,含有贮藏淀粉大颗粒的质体。

二、结构

淀粉体,又称造粉体,是高等植物细胞中的一种质体,是一种细胞器。双层膜包被基质和淀粉粒,内有淀粉、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除了淀粉体之外,特化的白色体还有蛋白质体和油粒体。另外,黄化叶绿体也能被视为广义的白色体。

白色体之一——淀粉体

三、作用

不同植物的淀粉体形态、大小有差别,可以用来鉴别植物。

1.和淀粉的代谢有关

白色体之一——淀粉体

植物可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由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通常在植物的果实或块根、块茎等地下储存器官发现。当植物需要能量时,淀粉体可将其中储存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提供植物使用。

淀粉体和另一种质粒体——叶绿体有密切关系。淀粉的代谢有时也可在叶绿体中进行,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淀粉体和叶绿体被认为可以相互转换,目前这种转换的现象只在马铃薯的块茎中被发现:当块茎受到光照时,会转变为绿色,这是因其淀粉体转化为叶绿体造成的。

2.感受和传递重力信息

白色体之一——淀粉体白色体之一——淀粉体

植物的向地性为根冠生长素(IAA,吲哚乙酸)分布不均,造成根部的生长会朝向地心弯曲。对于向地性形成的机制有许多说法,其中一种淀粉平衡石假说主张向地性形成的机制是淀粉体沉淀改变,带动其他胞器转换所致,该假说在1900年由G.Haberlandt和E.Nemee提出。

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根冠细胞中的淀粉体就有如动物的平衡石,当淀粉石受重力影响再次沉淀时,会使特化为平衡细胞的中轴细胞产生反应。刺激中轴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这些讯号最终导致生长素分布的不对称性,因而造成根部的向地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