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伯逊易位的认识

标签:
易位罗伯逊易位教育 |
分类: 疑难问题的解决 |
(2013福建卷)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答案】D
【解析】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A项错误;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因为此时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B项错误;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根据“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可知,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只含有14号染色体”、“只含有21号染色体”、“含有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含有异常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含有异常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只含有异常染色体”,共6种,C项错误;当异常染色体与14号染色体离时,21号染色体有可能与14号染色体一起移向一极,则含有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精子与正常卵子结合,可以发育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D项正确。
新的认识:我们教材上提到的染色体易位实际上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其实,易位的类型有多种。
一、易位类型
1.染色体内易位
易位发生在一条染色体内时称为移位或染色体内易位。
2.染色体间易位
易位发生在两条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时称为染色体间易位。染色体间的易位可分为转位和相互易位。
(1)单向易位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转移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即单向易位。
(2)相互易位
两条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片段,较为常见。相互易位是指两个非同源色体之间互换节段,其发生过程是两个非同源染色体发生断裂,随后折断了的染色体及其断片交换地重接。
(3)罗伯逊易位
易位的另一重要类型是罗伯逊易位,是一种涉及两条近端着丝粒或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易位类型。
二、罗伯逊易位特点
罗伯逊易位是一种涉及两条近端着丝粒或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易位类型。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在着丝粒处或近着丝粒处断裂,一个染色全的长臂与另一个染色体的短臂发生交换。形成的两条易位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很大,几乎包括两条染色体的大部分或所有的基因,另一条染色体很小,仅有极少量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极易丢失。
二、罗伯逊易位的遗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