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泽林老师提供的实验数据
反思:今天让学生做了有丝分裂实验,学生的操作规范,装片制作大多满意,可在观察时很多学生的分裂期很难找到,甚至没有,影响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我只能通过永久装片来弥补不足。事实上,还是通过某个时间取材,再用固定液进行固定,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一些。看到二位老师的文章都是研究洋葱根尖细胞的朋丝分裂时间的研究成果,现摘录如下。
成果一:生物学通报
1999年第8期 ,作者张泽林发表的文章《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的决定因素——取材时间》,确实应该要考虑取材时间。
该文章结果表明,植物体细胞跟其它生物体细胞一样,其繁殖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对于洋葱根尖来说,就是分生区内的细胞进行周期性的分裂。从上表可看出,处在相对“静止”的间期分裂相较多,白天时间(包括早、中午、下午)占绝对多数。这大概是植物体在这个时期进行光合作用为细胞增殖作物质准备,而到晚上细胞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开始,切片中看到的分裂相较多,特别是在午夜时分,这种“增殖”活动达到了高峰,洋葱根尖细胞的这种分裂规律为人们制作分裂相多的根尖切片提供了最佳取材时间。
成果二: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第3期,作者张元宝发表的文章《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张老师通过实验数据,认为白天应该在上午11时取材最佳时间。

当然,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因至少还有温度、光照及生长季节等因素影响,这二位老师的研究没有注明温度等因素,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取材的时间应该上午11时或晚上12时左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