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分析

(2013-01-28 10:39:37)
标签:

种群数量变化

指数式增长

增长率

增长速率

教育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分析

在种群指数式增长过程中,λ值表示相邻两年(生物的两代)种群数量的倍数,t年后种群数量的数学表达式为:Nt=N0λt

从理论上讲,λ有以下四种情况:λ>1 种群上升;λ=1 种群稳定;0<λ<1 种群下降;λ=0 种群无繁殖现象,且在一代中灭亡。

下列试题是2012年杭州期末考试,本人参考了有关资料,觉得值得商榷。

(2012年杭州期末考试)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一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分析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分析:由于λ基本上等于1,种群增长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稳定,A错;C错在第3年末种群数量小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因为增长率大于1;野兔的种群数量应该在第5年中期达到K值,所以D错。

值得商榷:

首先,这个λ的表示就是错误的,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应该改为λ=t月种群数量/(t-1)月种群数量(见例1),因为按年为时间单位,应该是是一个数值,是水平线,所以要看年份实际是没有λ值可以参考的。

其次,分母基数是上一年的种群数量,第4到第5年增长率λ-1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其实第4 年开始,每4年的数量为基数,基数要小,到了第5年后,基数变大了,λ变小了,整个过程增长速率是变小的,所以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是错误的,“S”形增长应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所以B也是错误的,此题无解,可以改为: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增加。 

下面是有关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

例1.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一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如图所示的增长变化,[λ=t月种群数量/(t-1)月种群数量]。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分析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分析: ab段λ值反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A正确;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原因可能是天敌减少等,所以B错; cd段野兔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食物下降,因恢复力稳定性与生物种类的数量和营养结构有关,此时看不出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看不出营养结构变简单,反而可以说明当地抵抗力稳定性低,故C错。bc段野兔增加,幼年个体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c段野兔下降,但看不出死的是幼年还是老年,故D错。

例2.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大型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视,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数据如图曲线所示。[λ=t月种群数量/(t-1)月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分析

A.ab段λ值反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

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d段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分析:ab段λ值反应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A正确;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原因可能是天敌减少等,所以B错; cd段野兔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食物下降,因恢复力稳定性与生物种类的数量和营养结构有关,此时看不出生物种类的数量减少,看不出营养结构变简单,反而可以说明当地抵抗力稳定性低,故C错。bc段野兔增加,幼年个体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c段野兔下降,但看不出死的是幼年还是老年,故D错。

3.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右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种群λ值变化曲线试题分析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解析:由图示可知,λ值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增长率=λ-1,λ值越大,种群增长率越大,1年至第5年间,λ大于1野兔种群数量逐年递增,增长率为λ-1,是常数,应该是指数增长,故A错;从第5年起,λ值减少但大于0,增长率下降,野兔种群数量增加幅度减少,但不会下降,B错;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随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呈现“S”型增长,因为根据“J”型增长的情况,增长率为λ-1,是常数,C错;第20年至第30年间,λ值为1,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所以答案为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