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机理

标签:
酶抵制作用教育 |
分类: 试题研究和分析 |
(名校卷)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I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Ⅱ、Ⅲ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酶的调节作用受抑制
B.当提高底物浓度后,底物分子与酶活性部位结合的几率增加,使抑制剂的作用减弱
C.竞争性抑制剂的化学结构与底物的结构相似,非竞争性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与底物的不相似
D.
分析:A答案调节应该改为催化,D答案脱氧核糖核苷酸改为脱氧核糖核苷酸,B答案只考虑竞争性抑制,很多学生对这种机理不熟悉,下面对这二种机理进行总结。
所谓的抑制作用是指酶的功能基团受到某种物质的影响,而导致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的作用。该物质即称为酶抑制剂。很多药物,毒物和用于化学战争的毒剂都是酶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I)和底物(S)对游离酶(E)的结合有竞争作用,互相排斥。这种抑制剂称为竞争性抑制剂。已结合S的ES复合体不能再结合I;已结合I的EI复合体也不能再综合S,即不存在IES三联复合体。可用下式表示: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在结构上常有类似之处,可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底物和抑制剂与游离酶的结合完全互不相关,既不排斥也不促进,底物与游离酶结合后,不影响抑制剂同游离酶的结合;同样,抑制剂与游离酶结合后,也不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但三联复合体也不再分解生成产物。可用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