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MHC分子的初步认识

(2012-09-05 14:07:01)
标签:

mhc

免疫应答

识别

教育

分类: 专业知识的充实

对MHC分子的初步认识
MHC分子

讨论的问题:MHC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它使巨噬细胞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这句话到底错在哪里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MHC分子,其次要搞清楚巨噬细胞发挥了什么作用

每个人的每个细胞表面都有一组特异的糖蛋白分子,简称MHC。它是由遗传决定的,不同人的MHC不同。各种哺乳动物都拥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人的MHC统称为HLA

MHC有两类,第类分布于几乎全部细胞的表面类只定位于巨噬细胞和B细胞表面

MHC的分子构象有一个特点,即它们的表面有一个沟。MHC的沟小,第类的沟大。类抗原由非共价键连接的两条多肽链组成类分子的结构 MHC 类分子是由αβ两条链通过结合紧密的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源双体

对MHC分子的初步认识

  淋巴细胞表面有受体,种类非常多,不能与自身的MHC结合。T细胞表面有MHC的受体,能识别不同于自身细胞的MHC。但不能识别无MHC的抗原,如病毒,只有当病毒侵入细胞,与细胞表面的MHC结合成复合物(自身的MHC构象发生改变后)时,才能识别这类抗原。B细胞表面无MHC的受体,不能识别有MHC的抗原

  体液免疫的一般过程:抗原被巨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辅助性T细胞的受体能识别和第MHC结合的外来抗原。第MHC镶嵌在巨噬细胞和B细胞表面。巨噬细胞如果吞噬了侵入的细菌等微生物,其表面就出现第MHC和微生物抗原的结合物。B细胞表面的第MHC也和抗原分子结合。辅助性T细胞遇到了这两种带有与之互补的第MHC结合物的细胞时,就与它们互补地结合起来,形成抗原——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结合物使B细胞接受刺激

细胞免疫的一般过程:巨噬细胞吞噬外来抗原后,其表面就出现第MHC和外来抗原的结合物(即自身MHC构象改变)。辅助性T细胞受体与第MHC——抗原复合物特异性结合;结合的辅助性T细胞,把信息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

可见,MHC分子是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巨噬细胞并没有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到识别作用,而是形成一种抗原——MHC复合体MHC分子的功能主要是在免疫应答的始动阶段将经过处理的抗原片段递呈给辅助性T细胞。MHC分子主要参与外源性抗原的递呈。在免疫应答中,MHC分子主要是协调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调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当抗原某部分与MHC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呈递到该细胞的表面时,T细胞才与带有MHC-抗原复合物的细胞相互作用,并被激活 

对MHC分子的初步认识

对MHC分子的初步认识


  附:MHC的生物学功能

1.提呈抗原、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 T细胞以其TCR实现对抗原肽和MHC分子的双重识别;

2 MHC分子结合并提呈的成分,可以是自身抗原,甚至是MHC分子本身;

3 MHC是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者;

4 MHC参与构成种群基因结构的异质性。

2.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MHC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参与对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补体基因——补体编码(经典的类基因);

2 非经典类基因和MICA基因产物——调控NK细胞活性;

3 炎症相关基因——调控炎症反应。

虽然不同体、不同属的MHC结构不同,但其编码的分子在化学结构、组织分布及上均十分相近,可以分成三类:即类分子,类分子和类分子;其编码基因也相应地分成三类类和类分子是结构相似细胞膜表面糖蛋白,除作移植抗原外,还与抗原递呈及某些疾病相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