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课—《种群的特征》(嘉兴市90学时培训)

标签:
种群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这个星期是嘉兴市高中生物90学时脱产培训,有部分的老师在我们学校培训,我担任指导老师,按照这次的日程安排,我上了一堂示范课,内容是《种群的特征》。
每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出示:投影片)
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3、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4、体验、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不断创新的精神。
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步:指导学生自学。(出示:投影片)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
1、你以前学过种群的哪些知识?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举例说明种群和物种有什么区别?
3、生物个体有哪些基本特征?种群有哪些基本特征?
4、什么是种群密度?为什么说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
5、根据三个年龄组形成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可以带给我们什么信息?
6、举例说明所有生物的性比率都符合1:1的关系吗?
7、什么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第三步:根据学生的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二个难点进行讨论解决。
在种群及其特征中学生主要有以下二问题:1、举例说明种群和物种有什么区别?通过画概念图来解决;2、为什么说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通过让学生画相互关系图来解决,发现不管那个基本特征都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这个解决的办法自我感觉不错)
在对标志重捕法这个难点的解决是通过材料分析计算:嘉兴市疾控中心人员在阳海景园(1hm2)捉了40只褐家鼠进行标记后放回。5天后,她又捉了40只,在新捉的褐家鼠中,有8只是有标记的。试估算该小区褐家鼠的种群数量。(请同学上黑板列式子) 再通过讨论分析:为什么标志重捕法所得的数据大于实际数据?在标志重捕法中,标志技术极为重要,在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配合,也是很顺利解决了)
第四步: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板书小结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和种群的特征
1、种群概念
2、种群的基本特征
3、各特征的关系
二、标志重捕法
1、过程
2、估算
3、注意点
第五步:当堂训练。
反馈练习:
1、书本P71。
2、作业本P37第10题。
课后反思:
1、整个课堂中,复习了生物个体基本特征(必修1),引出种群基本特征有点不自然,消耗的时间太多,事实上只要强调种群的特征是集合体才有的就可以。
2、在讲基本特征之前,复习了遗传特征,反而有点乱,是不是只要说出种群的特征好多,例如遗传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而我们今天只讲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又是最重要的特征。然后展开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3、成功之处是学生的主体得到了体现,应该讲和可以不讲的把握的也不错,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