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2009-08-27 11:16:05)
标签:

杂谈

分类: 红林外史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新版《红楼梦》官方海报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李少红,1955年7月出生,山东文登人,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女导演代表。1969年到四川军区独立第2师当兵。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

她导演过的电视剧有:1996年《雷雨》;1998年《大明宫词》,荣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照明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美术奖”;第21届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美术奖”;2001年《桔子红了》;2004年《买办之家》;2007年《红楼梦》。

 

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可以算是经典之作,也让我们看到了叶锦添的色块艺术,但是随着新版《红楼梦》信息逐步浮出水面,我不得不失望地说:看到了太多的蓝藻!

陈晓旭版黛玉成绝版,无人超越,我们不得不把宝玉当成最大看点。剧组也刻意保持神秘,但是,新《红楼梦》造型照片映入眼帘,几乎让被吊足了胃口的我们晕倒,这“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宝玉咋像小许仙?原著的宝玉是贵族公子帝王之相,这整的是谁家小碧玉?

翻开书看看宝玉面容:“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可见宝玉是圆满脸多情眼,且看杨洋瘦脸,骨感,要如何贴上一层“面包”才能丰满得像原著的“爱哥哥”呀?

脸型不尊重原著也就罢了,那宝玉的“意淫”气质呢?怎么也在小杨的脸上眼中感觉不到呀?

锦上乱添花:李少红将走滑铁卢

《红楼梦》定妆照--杨洋饰演成年版宝玉

 

《红楼梦》就是一部昆曲,书中大多曲目,都是明亡清兴时期剧目,小说虽然写他们年龄小,但并不意味着电视《红楼梦》就要拘泥原著的年龄,因为小孩子去研讨李商隐与王维的诗歌区别是可笑的,黛玉教香菱学诗,宝琴作十首怀古,我是不相信这些小演员能演出那诗的意境。余少群因年龄而落选,但也许是好事,电影版《红楼梦》也许不会如此轻率地用年龄来“扼杀”合适宝玉的演员。

 

(1)李少红走不出《红楼梦》迷局的理由

李少红走不出《红楼梦》迷局,是曹学派的误导让她无所适从,譬如她还没有意识到老版《红楼梦》的人物最大失败是谁。最美的宝琴与像可卿一样美的香菱,都是一般演员来演,而李少红居然也炒宝钗黛,不去找《红楼梦》灵魂人物宝琴与香菱的演员,真是迷途不知返。

理由如下:

第一,新红学末路,曹学派不了解《红楼梦》明亡清兴主题,就找不到学术出路!这是拍不好新版《红楼梦》电视的大环境;红学会指挥的电影《红楼梦之九龙珮》与湖南卫视新作的电视剧《黛玉传》,也将是大败局。

第二,在野派的新新红学她没有接触过!居然找八个80后的新新人类当编剧,可见走的《色戒》一路,必然胡乱演绎《红楼梦》故事!旧版《红楼梦》电视的最大败笔就是对《红楼梦》人物结局的随意篡改,狗尾续貂,让后四十回简直不堪入目。

第三就是旧版宝黛已成无法超越的绝版!这是演员的素质问题,和导演无关!

 

(2)李少红的三条出路

既然骑虎难下了,那出路呢?

我也提供三点建议:

就剧本而言,其实很简单,编剧复制《红楼梦》原著就可以了,导演按照《红楼梦》一回一回照着拍就可以了!如果新版不篡改后四十回,还是能超越老版后四十回的!这将是新版的一大看点。

就人物而言,老版最大的失败是香菱与宝琴,因为二人是《红楼梦》灵魂人物,香菱有陈圆圆的坎坷经历,宝琴有郑成功的洒脱飘逸,但老版《红楼梦》起用的是普通演员,所以能做好香菱与宝琴的戏,也是新版值得期待的地方。

譬如不要胡乱穿衣,李少红肯定叶锦添的大胆想象:“我们大家知道唐朝的人,他是袒胸的,很性感的,那明代的人是露背的,像《大明宫词》一样,很性感的露背的这种衣服”。

李导不知道贾琏说“脏唐臭汉”,而宋朝明朝文人的“审美G点”则是金莲。且看《红楼梦》原著:“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

尤三姐可谓《红楼梦》描写最细致的第一尤物了,也不过是点写小脚,暗示是江南佳丽,不是满清大脚虎女,那“一痕雪脯”,也不是让大家看的,《红楼梦》文本里何曾描写过“满城尽带黄金乳”?就是那多姑娘之淫荡描写,也不过是语言“新浪”而已!

如果说《红楼梦》是神仙也难还原其神韵,这也太过,但我们从文本里很明显看出《红楼梦》人物服装是明亡清兴大变革时代的混合物,服饰结合明清两朝的特点才是规矩,但是推出露背装则是不懂中国文化的历史审美变革曲线。譬如你用露背装去演绎文革时代,那是脱离国情的。

《红楼梦》服装色调肯定要以红色为主调,如今怎么成了满眼的绿色与压抑的紫色和素雅的白色?

越剧版《红楼梦》不搞创新成为经典,是李少红的榜样,所以,照搬清代孙温所绘的全本《红楼梦》服装就可以了。

譬如不能胡乱睡错床与炕,黛玉进贾府,面对王夫人、邢夫人携上炕不习惯,可见南方人习惯了床。而王夫人与凤姐与刘姥姥与多姑娘是孝庄文皇后的影射,用炕暗示其东北籍贯。而邢夫人、薛姨妈、尤氏、周瑞家的与尤二姐等是投降派代表,用炕表示她们是“穿了旗袍”,赵姨娘是多尔衮与投降派的合身,所以也用炕。

迎春、探春与惜春住的地方都用的是床,可见三人暗示南明的南京弘光帝福建隆武帝扬州石涛。

黛玉与妙玉居所,自然是床而非炕,因为一个是扬州人一个是苏州人,都是南方人,好比可卿是暗喻崇祯,总是提到床,点出南方人籍贯。

所以,归根结底,不懂《红楼梦》主题,不尊重原著,投拍《红楼梦》影视,都是烧钱,一个亿没有用,十个亿也白搭。

我们尊重李少红女士接手新版《红楼梦》前的《大明宫词》等所有作品,我们也继续看好李少红导演新版《红楼梦》后的任何一部作品。

新版《红楼梦》,就当李少红和我们大家一样做了一场噩梦吧!

 

(本文已经收入华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一书。欲阅读更多内容,请到新浪读书频道“颠覆传统红学研究:一代春娇寂寞·重读红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