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嘉柯:艺术家的任性与可爱

(2019-09-05 00:11:33)

文 :沈嘉柯  著名作家,评论家,著有《人生是一场雅集》《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等。畅销百万册,获文学贡献奖。



  (原载《风流一代》杂志专栏

 

我在苏州博物馆晃悠的时候,专门挑了一个淡季的日子,没想到馆内还是人山人海。这家博物馆名气太大,实在是没法清寂欣赏。


环顾四周,都是在找角度摆姿势拍照纪念的游客。反倒是最下面那一层楼的日本漆器展览,乏人问津。我这个人天性不爱凑热闹,别人不感兴趣的冷僻场所,正是我的乐趣所在。


沿着陈列室一件一件看过来,绝大部分作品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是什么原型。有的是生活中很实用的椅凳抽屉,有的是象征意味很明显的人体,小动物和装饰品。有一件作品我怎么都看不懂,七根细细的竹子,顶着一个编织起来的,像蚕蛹一样的空笼子。这也未免太抽象艺术了。


我心想既然琢磨不明白,不如看看介绍。名牌上的字特别小,我低头凑近看,作者名叫川岛茂雄,作品名称是《船桥海滨公园艺术展模型》。在编织技艺那一栏标注着:乱编。


我愣了一下,噗嗤笑出声。这也太诚实太可爱了。


将心比心,我完全可以意会到这个艺术家当时的快活!平时掌握的技法都抛到九霄云外去吧,随便乱编。

我站在那件编织作品的面前,合掌微笑,以表示给他鼓掌之意。虽然我人在中国,并不认识这位竹器艺术家。

再厉害的艺术家也不能餐风饮露的活下去,总要接一些订单,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我以前看罗曼罗兰写的那本米开朗琪罗的传记,里面记录了米开朗琪罗的抱怨,为了有钱生活下去,为了赚钱给父亲,他接了教堂的工作量负荷相当重的壁画雕塑任务。这一类职务作品,客户对此有明确的指示和要求的。很难按照自己的意图审美,随心所欲的创作。


像竹器编织这种手艺,就仰仗匠人的劳动,在古代是一个家家户户完全离不开的行业。谁家不需要用到这些物品呢?可惜到了现代工业社会,机器工业大批量生产,充分满足民众实用器物需求。


小众匠人怎么活?有的就变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工匠也只有纯粹走艺术路线。被极少数人收藏,进入艺术品领域。这也算是一种解放。摆脱了实用,那就享受创作吧。


只不过,大多数艺术家会玩得很玄妙深奥,赋予解释寓意,不肯承认自己根本没想那么复杂。


艺术家需要这样的任性时刻。这一刻老子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也不束缚自己,高高兴兴放飞自己。观众看得懂那当然好。看不懂?也没关系。


其实,就算你不是艺术家,要理解这一点也不难。回想一下我们的少年时代,黑板课桌,墙壁地板,信手涂鸦,不亦乐乎。人生有太多的严肃苦做,责任与承担,规范与尺度。也要有不碍着他人的艺术任性,带我们重温天真、自由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