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领航员也是我的河南老乡,他在恋爱的进程上有些不顺利,我们彼此交一交心,谈谈看法,必要的时候,我这个当大哥的出面做一些工作,也许会解决问题。我的帮助为这个小老乡的婚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夫妻双双就职于南方航空公司,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小老乡并由领航员改为飞行员,驾驶着波音757、767客机在国内外航线飞行。
时钟指向18点整,我像往常一样步行到空勤食堂吃晚饭。在路上,我低头看一眼穿在身上的工作服,想到这个星期日的任务值班就要过去了,一般在这个时候很少有紧急任务出现,于是,从心理上有一种自我放松意识。虽然没有回家,也完成了洗毛巾被等许多事情,感到了生活中的充实。在工作与家庭、工作与个人利益方面,首先从思想上把自己圈定在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的高度上,身为军人、飞行员,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不仅我个人是这样想的,我周围的同事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当我再次从“工”字房旁边经过的时候,竟没有向那里多看一眼。
空勤人员的伙食水平比较高,当时为每月70元,相当于我这个21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由于空勤人员吃饭实行供给制,从生活水平上衡量,空勤人员的待遇要高出相当于一般行政干部每月十几元的伙食费。如果拿空勤灶与自己老家的生活比较,更是有天壤之别,似乎每天都在过年。只是我的消化系统天生没有这个福分,面对丰盛的一日三餐,我1.75米的个头,体重还不足130斤。当晚和我同桌吃饭的是三叉戟中队一名年轻的领航员,晚饭是蒸饺和鸡蛋汤,还有一些小菜及糖果。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其他的话题,除了机场范围内有家的空勤人员可以晚一些归队之外,按规定其他人员一律要在晚饭之前赶回营房,所以,食堂里仍像平时一样热闹。
第三节紧急任务
我在空勤食堂刚刚开始用餐,就听到三大队值班员站在食堂门口大声叫着我的名字,用命令的口气喊:“有紧急任务,马上跑步到团会议室!”
通知就是命令。我像以往接到紧急任务时一样,扔下饭碗,对同桌的那位领航员说:“你帮我将这些饭菜处理掉!”然后,朝着食堂门口快步走过去,出食堂后跑步行动。在食堂通往三大队小楼的路上,从远处就发现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地勤人员正从三大队往通向机场的方向跑动。虽然看不清是谁,但可以断定,地勤任务值班的同志已经在接到紧急任务之后抢先行动了。他们的行动方向就是离开营房,一直向西穿过跑道,奔向位于机场跑道西侧的三叉戟停机坪。
当我跑到马路向三大队方向延伸的拐弯处,大队的二层小楼映入我的视线范围时,大队门口那棵柳树垂下的柳丝旁边站着潘景寅和机械师两个人,近1.8米的潘景寅与不到1.7米的李平在个头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李平抬头看着潘景寅,认真听他交代着什么,李平边点头边转身,看出他也是向机场跑步的过程中接受领导指示的。
当李平离开潘景寅奔向机场时,看到我之后稍微放慢了步子,并主动迎上前来对我说:“潘景寅交代要把飞机的油量加到16吨!”他为了抓紧时间奔向机场,竟连“潘副政委”的全称都给省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