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缘独舞:我在贵州的四年支教岁月(18)

(2008-04-25 15:39:28)
标签:

视觉/图片

休闲

生活记录

文学

教育校园

感悟随笔

杂谈

分类: 心途:我的支教路.日记连载

边缘独舞:我在贵州的四年支教岁月(18)

 

<<边缘独舞>>---我在贵州的四年支教岁月 长篇连载(18)   

  

      细雪飘飞,我想这应当是今年最后一次飘雪了吧。山村小镇已经下了三场雪了,这个冬天真的特别寒冷,我也终究没有经得住寒凉天气的折腾,一场重感冒让我昏昏沉沉地度过了好几天,打吊针,吃药,捂着厚厚的被子昏睡,但效果并不明显。昨天晚上,校长弄到一只野兔,精心制作了一道火辣辣的红烧野兔,没想到,在一阵举杯痛饮之后,我的感冒症状竟然好了不少。不过,我的酒量显然不是老师们的对手,乡亲们酿制的苞谷酒味道纯正,度数恐怕也高得吓人,更何况我们是用茶杯当做酒杯的,单是这份豪爽劲就足够让人沉醉了。

      在这片高寒山区,也许喝酒本身也是一种治病的方式。

      星期六,校园里静悄悄的,老师们都趁着这个时候睡个懒觉,但我还是习惯在六点钟早起,我喜欢在这个时候看书,画画或者静思,在这样静寂的山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无论思维还是灵感都会如此清晰活跃,这样的感觉在都市里是享受不到的。

      带着速写本,迎着细细飘雪,我开始了周末旅行的日子,这是我周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绘画灵感和技巧大都在家访途中集累起来的。在这座号称“小西藏”的苗家小镇,每个村落都有我的足迹,我对小镇的熟悉程度恐怕超过了很多乡干部,我喜欢走进这里的村落,喜欢和乡亲们聊天拉家常,喜欢吃孩子们给我准备的火辣辣的烙锅,也就是土豆沾辣椒,这也是唯一不会给乡亲们增加负担的美食,这片山村,除了盛产土豆外,基本没有其他食粮。

     “ 张老师,张老师。”在通往村子的路上,身后传来呼喊声。

     “余大叔。”回过头,有看到这张曾经熟悉的脸,三年前,当我第一次在这个山间小镇支教的时候,这张饱经沧桑的脸就让我印象深刻,那一年,余大叔的孩子余发在我班上读书,成绩非常优异。

    “张老师,我真是没脸见你们了。”余大叔握住我的手说,“我那娃儿太不争气了,让你们失望了。”

   “大叔,你千万不要这样说,我们心里也感到很过意不去,我也没想到余发会变成这样,如果没有那次资助,也许余发已经读上高中而且能考上大学了。”

    “哪能怪你们呢。”余大叔说,“怪就怪我那个儿子太不争气了。”

      三年前,我和几个志愿者第一次来到这里支教,余大叔的儿子是我们的学生,成绩优异,品性纯朴,我们都对他寄予太多的期望。因为余大叔家境比较贫寒,因此我们志愿者给他联系了资助,解决了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学费。本来,这是一件好事情,但结果却真的很让人遗憾,成为余大叔和志愿者的心头之痛。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我们的心情就很沉重,资助,可以改变一个贫困孩子,也可以“毁灭”一个贫困孩子。

    尽管是三年前的事情,但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上。边缘独舞:我在贵州的四年支教岁月(18)

    一天晚上,我正在备课,余大叔来到我的宿舍,他的脸色有些红,可能是喝了些酒。握住我的手,徐大叔说了一句让我非常惊讶的话:“张老师,你们帮我取消余发的资助,那个娃娃不配得你们的资助。”

    支教这段日子里,会有乡亲们来给自己的孩子寻求资助,但来主动给自己的孩子取消资助的,余大叔是第一个,因此这次谈话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

     余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小就帮着父母干活。因为家境贫寒,余发曾经到山上采药,到煤矿打工挣取学费。但在获得资助后,一些细微的变化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他越来越不愿意帮助父母干活了,越来越不想与父母进行交流,甚至动辄与父母争执吵闹大发脾气。余大叔说,以前余发回到家就会背着背囊到山上去干活,现在回到家就只看书做作业,照理说看到儿子这么爱学习,做父母的应当感到高兴才对,但一天下午余大叔和儿子之间爆发了冲突。当时余大叔说了一句,“不要整天抱着书看,一点也不帮家里干活。”余发有些不耐烦,嘀咕着说,“我现在又不要你们交学费,我还干什么活。”这句话把余大叔惹火了,父子俩进行激烈的争吵。想到儿子的变化,余大叔感到心寒意冷,有了资助后,余大叔经济上的负担轻了,可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了,他似乎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

    “张老师,你们就暂时取消对余发的资助,他也许会变得好一些。”徐大叔说。

     我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宿舍里烛影摇晃,已经停电好几个星期了,烛光给这间小屋带来微弱的光亮。我们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山里孩子带来光亮,资助,我们都认为能给这些孩子带来光亮,但现实却没有这样简单。前一段时间,我还了解到另一个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在县城读高中后染上喝酒抽烟和赌博的恶习,变着方式向资助他的人索取财物,不仅成绩大幅下滑,品行的变化更令人心寒。

    即便如此,我依然不相信这些变化都是资助惹的“祸”,很多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资助,才能打开通往山外的路。但通过这些事情,我也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很多孩子需要物质资助,也许更多的孩子需要心灵的资助。

  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谢谢光临,未完待续......

 

群山深处.苗寨.我支教的美丽山村(总结篇)

大山深处,即将消逝的人间仙境(组图)

乌蒙流浪者.带着画笔去支教.网上画展之二:国画系列

 乌蒙流浪者.带着画笔去支教.网上画展之三:装饰画.蜡笔画系列

乌蒙流浪者.带着画笔去支教.网上画展之四.花鸟画.书法系列.

   边缘独舞:我在贵州四年支教岁月.图片连载

  边缘独舞:我在贵州四年支教岁月.日记连载

    边缘独舞:我在贵州四年支教岁月.绘画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