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阄”调座位
标签:
抓阄调座位教育 |
分类: 云中班史 |
“抓阄”调座位
目前,我调座位采用的是“抓阄”的做法。也许有人说这很荒唐,但这样会让每个学生感到座位并不重要,更会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平等的。
座位编排按照小组来划分。先把班级座位大致分为几个区域,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让组长到讲台上去抓阄。按照抓阄的结果确立小组落坐的区域后,小组长就采取一定的办法来合理编排本组成员的座位。小组长可以采取“抓阄”的方法,也可以按照组内的特质来进行安排,甚至包办都可以。无论组长如何做,只要他能把座位安排下去即可。有人说,小组长乱来,怎么办?学生自然会把他否定掉的。以小组长为中心,合理安排座位利于小组的相处与学习,也利于小组长以及成员的个体成长。因为日后还要组织小组间进行各项竞赛的。
这样在享受了班级公平公正的同时也可以有自己的小组特色,我省事了,学生也没有怨言了。想想以前,为了调一次座位,不知道花费多少的时间,而且还众口难调,后续工作不断。这样只要十分钟就可以搞定,而且相安无事,还利于全班学生的和谐发展。
个子高矮如何协调啊?因为大个子如果坐前面,就会挡住后边的小个子的。对此,我想说,日后走上社会,哪个用人单位会说,你个子小,优先照顾?看演出时,你个子大,你就该到后边的?
那眼睛近视如何协调呢?我想说,为什么要照顾呢?眼睛近视的,赶紧去配眼睛。一旦配上眼镜,那应该是与常人一样的了,那他们的视力跟大家一样了,根本不需要照顾。
还有关系户、成绩等因素根本不予以考虑。
一旦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总有学生会提出来,然后全班讨论,形成决议。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体现学生之间以及来自集体的温暖与人文的关怀。
我把这些都给学生讲清楚后,然后就开始了班级的第一次调座位。
首先我在全班公布了各小组名单,并将班级划分为五块,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了区域;接着把组长叫到身边,开始抓阄。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丰富的表情,我觉得他们真可爱。
接下来,各组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分座位的工作。有些学生没有听清楚小组,找不到组长;有的组长分了座位,抓了阄,人没有到位。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就一个人微笑着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时不时地给他们照几张相。有一些孩子问,“老师,我在哪组?”“老师,我的组长是谁?”“老师,我没有座位。”……面对他们的提问,我一句话回答:“不知道!”有人说,我为什么会这样对孩子们呢?因为刚开学,很多孩子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老师讲课时不听讲。我在公布小组名单的时候,一再强调,还是有些孩子们不太在意。现在就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过错付出点代价,让他们焦急,让他们茫然,让他们六神无主,让他们日后要引以为戒。这也算是对学生的教育吧。
最后大家都落位了,还有一些站在教室的过道上,我开始清理了。每一组座位、人员等我一一落实。有的组位置弄错了,有的人组别也弄混了,还有的站在过道上的,一边纠正、安排,也一边告诫学生,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老师的话,将事情落实到位。
小个子谢顺的眼睛有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下去后能与他调换一下。但是后来他说能看到。我于是鼓励了他几句,希望他不要受座位的影响,好好学习。我们两周后再调座位。同时希望同学们记住今天的日子,到时提醒老师。
就这样第一次调座位搞定了。
我认为,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只有这样,学生心底那份被尊重所引起的自信才会焕发出无穷的学习动力,而产生向善向上的激情。班主任加以引导,班级整体良好的情绪才得以建立。这恰恰是班级建设一个重要的群众基础。班级逐渐稳定后,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改良,前提是必须经过学生民主讨论与集中,然后才能实施。改良的过程,其实就是民主与爱的进程,也是班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9月4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