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长负责制
(2012-09-04 21:12:46)
标签:
小组长负责制班级管理教育 |
分类: 云中班史 |
小组长负责制
小组长负责制是我十多年来班级管理的一个特色,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完善,迄今为止,自认为已经比较成熟了。
小组长负责制就是由小组长带领成员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并在与其他小组竞争的条件下开展工作,以此来丰富班级管理制度。几个小组长就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领导人,他们是“军区司令”,他们在小组中全方位的负责,学习、劳动、清洁、活动等都由他们牵头来完成,并做相应的决策。
这个做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第一,小组划分。
主要是按照成绩,将班上学生划分为相应的几个小组。小组的人数必须适合完成每天的各项工作。班主任尽量的平均分配成绩,因为这些涉及到与日后学习成绩的竞争。
我们现在的班级有51名学生,成绩最差的一名学生,语文四分,数学八分,基本上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再者这两天哭着不肯上学,暂时不分组。由于六年级学生劳动能力以及自理能力都不够理想,于是,我安排了每十个人一组。具体分组的情况见下表: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组 |
1 |
2 |
3 |
4 |
5 |
副组长 |
10 |
9 |
8 |
7 |
6 |
副组长 |
11 |
12 |
13 |
14 |
15 |
组员1 |
20 |
19 |
18 |
17 |
16 |
组员2 |
21 |
22 |
23 |
24 |
25 |
组员3 |
30 |
29 |
28 |
27 |
26 |
组员4 |
31 |
32 |
33 |
34 |
35 |
组员5 |
40 |
39 |
38 |
37 |
36 |
组员6 |
41 |
42 |
43 |
44 |
45 |
组员7 |
50 |
49 |
48 |
47 |
46 |
表格中的数字为学生进班成绩的名次,这样基本分平均了。为了方便工作的开展,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座位由小组长在领取了小组区域后统筹安排。
第二,小组职责。
按照成绩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组长负责讲具体的任务安排到人,同时监督检查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工作,同时在组长有事时代替组长主持工作。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学习、清洁、早点、体育等工作,力求做到最优。
班级必须每天从厨房抬来早点,打稀饭,分发蛋糕、馒头之类的东西。这些具体事情都要组长安排落实到人,并督促到位,有时组员请假或特殊情况,需要协调。我们班有教室、教室前后、清洁区等几个地方,学校规定每天做清洁两遍,并且还有专门人员检查评分,如果人员落实不到位,任何一个地方的遗漏,班级都有可能扣分。还有学习方面,各小组坐在一起,相互提携,利于共同进步。
第三,小组竞争。
各小组每天的工作,每天都有检查与评比,学校检查的结果作为评比小组的依据。比如,每天的清洁以学校检查的结果为准,优秀的,组员都有奖;差的,组员都受罚;良好与一般,就不奖不罚。奖罚主要是量化管理加减分。
再就是每次全校性的考试,各小组的总分与各科成绩都要分开来算,一一进行比照,然后排名,第一二名有奖,奖品由第四五名提供。这些都在班规讨论时提出,重要的不是奖多少与奖什么,而是授奖的仪式,激起学生斗志,努力学习,争先恐后。
这样将班级分解为几个小的团体,方便管理,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同时也利于班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班主任只要抓好几个组长,然后利用班干部进行监督和管理,班级就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